● 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副主席,著名女作家。
● 關聯(lián)詞: 身殘志堅 輪椅上的夢 八十年代新雷鋒 當代保爾
1955年,一個聰慧美麗的女孩張海迪誕生于山東濟南。五歲的時候,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從此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一生。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極度的勇敢接受挑戰(zhàn),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斗爭。她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fā)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張海迪以保爾為榜樣,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15歲時隨父母下放到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在那里給村里小學的孩子們教書,并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y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xiāng)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熱情贊譽。
《中國青年報》發(fā)表了她的事跡專訪《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舉行表彰大會,授予她“優(yōu)秀共青團員”的稱號。1983年5月,中共中央發(fā)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鄧小平的題詞是:“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正是從這一年起,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難,執(zhí)著地為文學而戰(zhàn),陸續(xù)出版的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翻譯作品《海邊診所》《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等,并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勵,比如1992 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莊重文學獎,1994 年全國首屆奮發(fā)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等等。
張海迪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曾當選為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1980年代,她的事跡和名聲在全中國無人不知曉,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她是那一代中國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