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節(jié)善終大節(jié)不虧——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1)

季羨林自選集:悼念憶 作者:季羨林


芝生先生離開我們,走了。對我來說,這噩耗既在意內(nèi),又出意外。約摸三四個月以前,我曾到醫(yī)院去看過他,實際上含有訣別的意味。但是,過了不久,他又奇跡般地出了院。后來又聽說,他又住了進去。以九十五周歲的高齡,對醫(yī)院這樣幾出幾進,最后終于永遠離開了醫(yī)院,也離開了我們。難道說這還不是意內(nèi)之事嗎?

可是芝生先生對自己的長壽是充滿了信心的。他在八八自壽聯(lián)中寫道: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胸懷四化,寄意三松。

米壽指八十八歲,茶壽指一百〇八歲。他活到九十五歲,離茶壽還有十三年,當然不會滿足的。去年,中國文化書院準備為他慶祝九十五歲誕辰,并舉辦國際學(xué)術(shù)討論會。他堅持要到今年九十五周歲時舉辦。可見他信心之堅。他這種信心也感染了我們。我們都相信,他會創(chuàng)造奇跡的。今年的慶典已經(jīng)安排妥帖,國內(nèi)外請柬都已發(fā)出,再過一個禮拜,就要舉行了??上诖藭r離開了我們。使慶祝改為悼念。不說這是意外又是什么呢?

在芝生先生弟子一輩的人中,我可能是接觸到馮友蘭這個名字最早的人。1926年,我在濟南一所高中讀書。這是一所文科高中。課程中除了中外語文、歷史、地理、心理、倫理、《詩經(jīng)》、《書經(jīng)》等等以外,還有一門人生哲學(xué),用的課本就是芝生先生的《人生哲學(xué)》。我當時只有十五歲,既不懂人生,也不懂哲學(xué)。但是對這一門課的內(nèi)容,頗感興趣。從此芝生先生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認為,他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屈指算來,現(xiàn)在已有六十四年了。

后來,我考進了清華大學(xué),入西洋文學(xué)系。芝生先生是文學(xué)院長。當時清華大學(xué)規(guī)定,文科學(xué)生必須選一門理科的課,邏輯學(xué)可以代替。我本來有可能選芝生先生的課,臨時改變主意,選了金岳霖先生的課。因此我一生沒有上過芝生先生的課。在大學(xué)期間,同他根本沒有來往,只是偶爾聽他的報告或者講話而已。

時過境遷,我大學(xué)畢業(yè)后,當了一年高中國文教員,到歐洲去漂泊了將近十一年??谷諔?zhàn)爭后,回到了祖國。由于陳寅恪先生的介紹,到北大來工作。這時芝生先生從大后方復(fù)員回到北平,仍然在清華任教。我們沒有接觸的機會。只是偶爾從別人口中得知芝生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時的情況,也有過一些議論。這在當時是難以避免的。至于真相究竟如何,誰也不去探究了。

不久就迎來了解放。據(jù)我的推測,芝生先生本來有資格到臺灣去的。然而他留下沒走,同我們共同度過了一段既感到光明、又感到幸福的時刻。至于他是怎樣想的,我完全不知道。不管怎樣,他的朋友和弟子們從此對他有了新的認識,這卻是事實。他曾給毛澤東同志寫過一封信,毛主席回復(fù)了一封比較長的信。十年浩劫期間,我聽他親口讀過。他當時是異常激動的。此是后話,這里暫且不表了。

不久,我國政府組成了一個文化代表團,應(yīng)邀赴印度和緬甸訪問。這是新中國開國后第一個比較大型的出訪代表團。團員中頗有一些聲譽卓著、有代表性的學(xué)者、文學(xué)家和藝術(shù)家。丁西林任團長,鄭振鐸、陳翰笙、錢偉長、吳作人、常書鴻、張駿祥、周小燕等等,以及芝生先生都是團員,我也濫竽其中。秘書長是劉白羽。因為這個團很重要,周總理親自關(guān)心組團的工作,親自審查出國展覽的圖片。記得是1951年整個夏天,我們都在做準備工作,最費事的是畫片展覽。我們到處拍攝、搜集能反映新中國新氣象的圖片,最后匯總在故宮里面的一個大殿里,滿滿的一屋子,請周總理最后批準。我們忙忙碌碌,過了一個異常緊張但又興奮愉快的夏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