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張(5)

古玩圈 作者:巖波


羅伊在王廣林子的店里看到一只清代康熙年間的青花大碗,完整無缺,不免心動。王廣林子便給羅伊講了一則故事,說此碗上個世紀70年代末修建青藏鐵路時,在一個古墓里挖到的,還有墓碑云云,是在現(xiàn)場收購的。他拿出同時出土的其他器具加以佐證,并賭咒發(fā)誓。羅伊信以為真,最終以3500元購得。王廣林子還給羅伊戴高帽子,說,你是張先令熏出來的,又是于博彥高徒,我騙不了你,就賤賣給你!于是羅伊便掏錢買了下來。(后來于博彥告訴她,說這是贗品,現(xiàn)在地攤上最多100元一只,便宜點幾十元就可買到。)

羅伊在王廣林子的店里發(fā)現(xiàn)一只清代乾隆年間的青花茶壺,底有“大清乾隆年制”楷書年號款,便眼睛一亮,興奮不已。起初王廣林子要價7000元,經(jīng)還價降至5000元。王廣林子還煞有介事地作痛苦狀。(后來于博彥讓羅伊拿出同類器皿進行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問題,這只茶壺在陽光下火氣太盛,青花款為電腦款,底座有明顯作偽痕跡。)

王廣林子見羅伊屢屢上鉤,便向她推薦店里的一只乾隆青花梅瓶,說多了不要,三萬就行。她剛要拿起,王廣林子的伙計便大談這是典型的乾隆中期紋飾,夸羅伊眼力好。王廣林子便趁機咬價不讓,和伙計一唱一和。而此時羅伊被伙計捧得暈頭轉(zhuǎn)向,生怕王廣林子不賣,立即付錢。(后來于博彥告訴她,瓶底四周的磨痕,是用鋼針點出來的,又因埋土數(shù)日,使其火氣頓消,給人以陳舊感。這個梅瓶是贗品,只值一千。)

羅伊幾次上當(dāng),并沒有引起重視,看中的東西該掏錢依舊掏錢。這就是有精神病與沒精神病的區(qū)別。按說王廣林子既然知道羅伊精神不正常就應(yīng)該適可而止,不能欺人太甚。怎奈他非要把羅伊弄到手,他要通過和羅伊打交道,慢慢加深感情,最終抱得美人歸。當(dāng)然,該賺錢時絲毫也不客氣。因為他認為他賺的不是羅伊的錢,而是于博彥的錢。既然如此還客氣什么?

于博彥曾經(jīng)囑咐過羅伊,對古玉輕易不可動心。但于博彥感覺羅伊的精神似乎越來越好,便有意鍛煉羅伊,對她就并不阻攔,只是給她講些道理。于博彥說:  “以你現(xiàn)在的水平只怕分辨不出真假玉器的區(qū)別。古玉作偽在北宋就有,清代和民國達到鼎盛。古玉作舊的主要方法有:把玉件用火燒烤,使其顏色發(fā)白,稱為‘偽石灰石’;把活羊腿割開,置入小件玉器,用線縫好,幾年后取出,玉上有血色細紋,稱為‘羊玉’;將狗殺死,趁狗血未凝,將玉器放入腹中,縫好埋入地下,數(shù)年后取出,玉表面產(chǎn)生土花、血斑,稱為‘狗玉’;用烏梅水煮質(zhì)地松軟的玉,冒充‘水坑古’;將玉器用鐵屑拌之,用熱醋澆之,埋土經(jīng)數(shù)月取出,宛如古玉。加工以后,就價格翻上去十幾倍、幾十倍!”

羅伊對這話連連點頭。一天一位仙風(fēng)道骨鶴發(fā)童顏的老者來店里推薦一件雕刻精美的高古玉器,還有證書。羅伊首先對老者的外貌產(chǎn)生好感——這其實是古玩圈的大忌,手里的東西是不是真品,要看東西而不是看人。她留下老者說話,還給老者沏了上好普洱。然后她把于博彥叫來了。于博彥感覺老者的古玉是真品,便以五十萬成交?;仡^于博彥把古玉送到了拍賣公司,結(jié)果,拍賣公司的專家估價八十萬,然后收了下來。于博彥對羅伊很滿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