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元旦剛過,日本人就向汪精衛(wèi)提出過,一定要在五月三十一日之前成立清鄉(xiāng)委員會,以便配合日軍進行“清鄉(xiāng)運動”,消滅活躍在華中地區(qū)的兩支軍事武裝——國民黨的忠義救國軍和共產(chǎn)黨的新四軍,共建大東亞共榮圈。軍事方面由日軍負責(zé),和平建國軍配合,在政治方面則均由南京政府負責(zé)。
總而言之,三分軍事,七分政治。
什么是政治?錢就是政治!
只要戰(zhàn)火一起,征糧、被服、軍械等等,以及戰(zhàn)后的重建,樁樁件件都要與錢打交道,這不就是財源滾滾而來的大好時機嗎?成立這樣會,那樣委,跟錢比都是虛的。在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面前,日本人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唄!
委員長一職,天然屬于汪精衛(wèi),重慶有個蔣委員長,南京有個汪委員長,兩個國民政府,就該有兩個委員長,這樣的對臺戲才有唱頭。委員長之下設(shè)兩個副委員長,周明海當(dāng)仁不讓地占了一席。這是個均衡的權(quán)力架構(gòu),南京國民政府的三大派系,公館派(汪精衛(wèi))、CC(周明海)、改組派(陳公博),各出一個頭面人物,誰都有份,誰都不用嫉妒眼紅誰。
上層的權(quán)力架構(gòu),無論是在預(yù)案中還是實際實施中,那是雷打不動的。臺面上有了挑大梁的主角,下面還少不得幾個跑龍?zhí)椎?。只要跑龍?zhí)椎囊贿x定,清鄉(xiāng)委員會就可以正式掛牌,他亦可以粉墨登場唱大戲了。
理是這么個理,但事實上,清鄉(xiāng)委員會卻甚是難產(chǎn)!
原因就出在跑龍?zhí)椎娜诉x上,在一出戲中,跑龍?zhí)椎谋仨氁獓烂C認真,不茍言笑,凡事照規(guī)矩行動,恪守個人本分,才能配合主角演出一場好戲。怕就怕什么呢?怕的是,跑龍?zhí)椎牟皇乇痉?,喧賓奪主,搶了主角的風(fēng)頭,一出好戲就難成戲了。
這位潛在的,可能會搶風(fēng)頭的主,是李逸群,別看明面上,這人是姥姥不疼爺爺不愛的主,私下里,卻是個香餑餑,誰都想籠絡(luò),誰都想拉攏。否則,周明海就不會放著好好警政部部長自己不當(dāng),主動讓給李逸群了。誰知,拉攏不成,反成仇人,真真做了一回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蠢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所以,當(dāng)汪精衛(wèi)提案讓表決是否讓李逸群任秘書長時,他想都不想就亮了反對票,就連一向與他意見不合的陳公博,這次也同仇敵愾,站到了他這邊,亮了反對票。如此二對一,就生生地擋了李逸群加官進爵的路。
這么橫插一杠子,痛快是痛快了,但麻煩也隨之而來,秘書長一職,不能虛位以待,必須要有個屁股占住那茅坑,清鄉(xiāng)委員會才能掛牌開張。因此,三派各自推出了備選之人,俱是劉阿斗類的人物,雖爛泥扶不上墻,作傀儡、木偶卻是很合適。
各派都有各自的如意算盤,各派都想獲得最大的政治利益,自然會吵個不可開交,爭個你死我活。一來二去,讓誰作秘書長一事就被迫擱置了下來。
好在要到五月底才會最后敲定,不著急!
沒曾想,他周明海不著急,李逸群倒著急了,上躥下跳,甚至不惜拉下顏面,主動與夏正帆修好關(guān)系。把工作都做到他身邊人身上來了。夏正帆即便不是他的小集團成員,但他也沒說夏正帆不算是他這派的人??!
若不是今日夏正帆坦承相告,只怕他還一直蒙在鼓里。
總之,周明海該有危機感了,再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讓李逸群的陰謀得逞,他就該后悔莫及了。到那時候,就別提什么發(fā)財美夢了,做春秋大夢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