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是外界對一個人的實力、信譽、為人等的綜合性認可,也可以說是這個人綜合實力的外在體現(xiàn)。有了面子,人的生存環(huán)境因之而充滿了彈性,充滿了善意。面子是一種無形的能量,它似乎類似于一種招牌,大家都認可這個招牌,有了這個招牌,大家就盡量給予持招牌人以方便與配合。
對個人來講,面子是和尊嚴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果一個人出去辦事,別人處處不給面子,那就很難堪了,覺得很丟面子,而丟面子不但能讓本人的自信心大受影響,而更重要的是,它能引起一連串的負面效應(yīng)。在一處丟了面子,在別處,這個面子也就開始貶值了,被人駁回面子的可能性就大幅增加,如果在多處地方都丟了面子,那么就麻煩了,他的面子可能就一錢不值了。
有時候,面子被看做虛榮,“裝面子”“愛面子”等詞兒就是這個意思,貼身的衣服可能很爛很糟,在外面套上一件好看些的衣服,這就是裝面子了。不裝不行啊,如果直接就把爛衣服穿在外面,那會招致很多鄙夷的眼光,別人會很輕視你、瞧不起你。抽煙的人,自己平時抽的煙,是與自己的收入掛鉤的,一個月收入千把塊錢的人,不會去抽每包三十元以上的煙,不是他不想抽,而是負擔不起,但如果要找人辦事,如果家里來了稀客,那煙的檔次很可能就要升一升,為什么?為了面子。
與面子相對的有個詞,叫做“里子”,面子指外面的、給別人看的那一面,而里子是指自己真正的那一面。就是說,面子在很多時候并不是能力、信譽的真實表現(xiàn),而很可能是一種假象,因為它能當招牌用,有相當大的實用價值,所以,人可能就超越自己的實際,制造一種假象,讓別人以為自己很有面子。當然,很多時候面子造假也是被逼的,但自己故意造假的情況也相當多。
很顯然,面子有一種虛擬的力量,面子越大,這種虛擬的力量就越大。在面子較小、虛擬的力量非常微弱的時候,其作用只能讓別人對自己給予某種形式的尊重,讓自己有相對體面的感覺。但如果面子很大,虛擬的力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很可能讓別人違背心愿而屈從于你,這個時候,面子的作用就幾乎與權(quán)力相當了。
一、面子的種類
為什么要給別人面子?這個問題相當復(fù)雜。通常認為給予面子是一種交換,即你給了別人面子,別人投桃報李,也會給你面子,花花轎子人抬人,這樣,就顯得大家都很有面子。這種說法當然很有道理,但似乎并不能囊括面子現(xiàn)象的全部內(nèi)容。
其實面子是有種類的,在這方面,面子很像孔夫子所說的“仁”,仁者愛人,給面子也是對人的一種善意的表示,與“愛人”非常類似,但孔夫子的仁愛是有差等的,與之相對應(yīng),面子也有種類。
熟人之間的互給面子,可以認為是一種交換,因為面子是互給的,甲給乙面子,乙也給甲面子,如果甲給乙面子,而乙毫不領(lǐng)情,不給甲面子,那么,甲在以后繼續(xù)給乙面子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這是在甲乙兩人地位相當、能力相當?shù)那闆r下而言。
如果甲與乙地位不同,能量也大不一樣,比如說,甲是大款,乙是窮漢,或者甲是有一定權(quán)力的官員,而乙只是一介布衣,但甲乙是同學關(guān)系或者同鄉(xiāng)關(guān)系,那么,此時就出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乙經(jīng)常找甲辦事幫忙,而甲很少找乙辦事幫忙,就是說,乙沒有條件和甲互給面子。乙來找甲辦事幫忙,甲很給面子,乙多次來找甲辦事幫忙,甲每次都很給他面子。這時,作為乙,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對甲給予面子,那么他就欠甲一份人情,此時,面子與人情之間畫上了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