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這時王維聽說考試的第一名已經內定了,就是寫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張九皋也是小有名氣,并且張九皋已經走通了當朝權勢煊赫的太平公主的后門,是公主讓他榜中頭名。
這對王維而言是個壞消息,但是王維馬上就去找岐王李范。他相信李范會幫助他,也會有辦法。果然李范聽了王維的要求后說:“太平公主的勢力很大,我們如果硬爭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要從長計議,再想想辦法。”李范在屋內踱來踱去了好一陣子,忽然高興地說:“有了!公主很喜歡音樂。你好好地彈熟幾首琵琶曲,我?guī)闳ヒ姽??!?/p>
兩天之后,在李范和王維的精心謀劃下,王維打扮成伶人的模樣,夾雜在伶人的隊伍之中去見公主了。公主的府第正在宴會,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王維與眾樂伎翩翩起舞。當時的王維正直青春年少,眉清目秀,儒雅風流,超凡脫俗,又處在樂伎中顯著的位置上,很快就引起了公主的注意。公主問李范:“他是什么人?”李范回答說:“他是一個精通音樂的人?!惫鳟敿戳钔蹙S奏上一曲。王維彈奏了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名為《郁輪袍》的新曲。一曲終了,滿座皆驚,大家都十分贊賞他的演奏,同時也都很喜歡這支別有新意的曲子。公主尤為高興,頗有“知音”之感。
李范看事情進展順利,立即抓住機會向公主進言:“王維不僅精通音樂,詩文尤其出眾。”此時,王維立即將自己預先寫好的十首詩呈送公主一閱。公主邊看邊稱贊說:“這些詩我過去也都見過,只以為是古代賢人的佳作,沒想到出自少年的手筆。王維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才。”李范又乘機進言:“王維心氣頗高,此次科考他誓得榜首。”公主當然明白話中的含義,她笑了一笑,對身邊的王維說:“放心去吧!像你這樣的人才不會不居榜首的?!?/p>
這一年,金秋放榜,王維果然高中第一名。就是因為在那次宴會上,風度翩翩的王維適時地展出了自己的詩作。憑借過人的才華,加之貴人的提攜,王維十分順利地實現了“開元九年狀元及第”的人生理想。也許有人要說,這是因為王維過人的才華才讓他敲開了官場的大門。但是我們別忘了,與王維同時代有才華的人多的是,比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等都沒有像王維這么順利登科。
也有人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很多學者認為是后人杜撰的。但能確定的是,王維和岐王李范這個重要又聰明的官場重要人物的關系確實不錯,這在新舊兩唐書上都有記載。
當上官后,王維因為看了皇帝的專利演出“黃舞獅子”被貶,到山東當了一名看管倉庫的小官吏。王維自是不甘寂寞,時時請自己的朋友上書提拔他,但是當年與他交往的皇親國戚,由于受到皇帝的猜忌,已是自身難保,自然也幫不上忙。于是王維又轉而靠向了當朝紅人張九齡。這是王維第二次向權勢人物發(fā)力,盡其才華向張九齡上書求援。
張九齡當然不傻,他知道王維是人才,于是提拔王維為右拾遺。右拾遺僅為八品小官,是武則天掌權時新設的。唐朝的許多詩人,如杜甫、白居易、陳子昂等,都曾擔任過這個官職。它的職責是“掌供奉諷諫,扈從乘輿,凡發(fā)令舉事”。右拾遺可以接近皇帝,對朝廷大小事情發(fā)表評論,如果發(fā)揮得好,升遷的機會很多。于是在得到新官職后,王維用詩《獻始興公》向張九齡獻媚,稱頌張九齡反對植黨營私和濫施爵賞的政治主張。詩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