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夜半有訪客(10)

省長親信 作者:聞雨


“好,我按姜書記你的指示去辦?!?/p>

“這是平息民怨的唯一出路?!?/p>

“是萬全之策,萬全之策?!?/p>

“這樣吧,明天你上飛機前,我讓市電視臺、報紙、廣播電臺派人到機場采訪你。你像模像樣地向老百姓道個歉,誠懇地表個態(tài),告訴全市人民,你張嘉瑞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yè)家,一定會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徹底治理五龍金礦尾礦污染問題。政府再幫你做做工作,力爭把這場風波平息下去!”

“好的,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辦,向全市人民謝罪,告訴大家我張嘉瑞是信佛之人,多年來始終積德行善……”

“既然信佛,就要追求功德圓滿!”

張嘉瑞終于走了。姜小鸞感到非常疲勞,連上樓梯的力氣都沒有。肖娜趕忙攙扶著她,一步一步慢慢往樓上挪去。

躺在床上的姜小鸞一點睡意也沒有。

世人皆說女人是感情動物,一個對愛情都不相信的女人,能相信誰呢?老百姓因為過于善良,總是相信假的東西;官場人因為教訓太多,總是懷疑真的東西。最可信賴的心腹,也是最容易成為心頭之患的。所以,姜小鸞的心里始終設有十二道防線,并派精兵把守,對誰都懷有警惕,從不輕易相信別人。

五龍金礦污染事件,如果在十幾年前,其實也算不了什么大事。那時候老百姓習慣于逆來順受,麻木遲鈍,“認命”。信息渠道閉塞,再大的事也傳不出三里五村,并且過不了多久就煙消霧散了。即使發(fā)生了什么嚴重侵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只要干部們說幾句溫暖的話,把老百姓哄的心里熱乎乎的,再把他們捧的高高的,什么“顧全國家利益”,“為大家舍小家”一番大道理之后,多大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老百姓也會心甘情愿地為“國家利益”忍受自己的苦難,為“大家”的需要寧愿“小家”衣不遮體、食不飽腹。如今的情況不同了。有的干部感到困惑,說老百姓好像一夜之間腦袋瓜開竅了,醒過來了。大事小情都要討個說法,求個公道。上訪對話成了家常便飯,動不動就搬出法律談事兒。村里說不明白到鄉(xiāng)里,鄉(xiāng)里說不明白到縣里,縣里說不明白到市里、省里,到北京到中央。于是,一部分干部便感嘆群眾工作難做了,老百姓不好領導了。對這些干部的觀點,姜小鸞是持反對意見的。她認為,如今老百姓凡事求個理兒,想活的明白些,其實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xiàn),有助于政府依法行政和經濟社會加快發(fā)展。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凡事都要以法律為準繩,以老百姓的“小家”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福。這些是大道理,也是執(zhí)政者必須堅持的理念。姜小鸞大會小會,多次強調過自己的觀點。

五龍金礦污染事件發(fā)生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特殊的時間點上,事關北方省政局和張若愚的政治命運,也必將對姜小鸞的前途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她的認識是到位的,也擺放到了自己的工作日程上。她對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已經逐漸有所了解,對解決問題的困難程度,同樣有了心理上的預期。此時的姜小鸞,腦海里的思路更加清晰起來,處理這一局勢的原則逐漸形成。沉著應對,妥善處理,但要把握好介入的深淺尺度,留有足夠的回旋余地和退路。萬一風云突變,五龍金礦污染事件解決不好,上級組織追究下來,她可不想當殉葬品,把自己的政治生命賠進去。應對任何重大事件,都擬定兩套方案,留有足夠的預備隊。這是姜小鸞的從政風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