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養(yǎng)生要養(yǎng)根,治病要治本

尋找疾病的根源 作者:王長松


怎么有這么多的病人,難道人就是為了生病而活著嗎?這許許多多的病,到底能不能根治?

從醫(yī)幾十年,每當我看到醫(yī)院里熙熙攘攘的人流,特別是看到那些一年四季不斷往醫(yī)院跑的老面孔時,不免感慨萬千。

于是,我不斷尋求著答案,從理論,也從實踐;從中醫(yī),也從西醫(yī);從古籍,也從醫(yī)學前沿……結果發(fā)現(xiàn),許多疾病是完全能夠根治的。

疾病本是自家生,因此,對于疾病,患者本人最有發(fā)言權。哪里不適,怎樣不適,痛在何處,痛在何時……留意這些疾病的信號,是找到病根的重要線索和關鍵。

疾病有來路,一定有歸途。一旦找到其根源,便可以對癥下藥,就不難治愈了。而要找到疾病的來路、根源,主要是靠我們自己??瘁t(yī)生吃藥打針,只能助您一臂之力,而日常的自我調理和保健,才是徹底擺脫病魔糾纏的最關鍵一環(huán)。

許多人平時不注意健康,有病了才去醫(yī)院,并且把治愈疾病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醫(yī)生身上,自己反成了旁觀者。甚至有的,還和醫(yī)生對著干:一邊吃著保肝藥,一邊飲食不節(jié),煙酒不斷;一邊吃著補藥,一邊挑燈夜戰(zhàn),熬到黎明……這樣的人,常年疾病纏身,便是一種必然。

我經常把這些道理講給我的患者朋友,大家依言而行,都說有收獲,終于找到了根治疾病的法寶?;謴土私】档呐笥褌儽銊裎艺f,您這樣辛辛苦苦地把脈看病,一天最多也只能為幾十號人解除病痛,不如把您的經驗和見解寫出來,就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我雖然先后追隨幾位國家級名老中醫(yī)潛心研究懸壺濟世之術,也在多年前就獲得了中醫(yī)學博士學位,現(xiàn)在還帶了一群研究生,但總怕自己見識尚淺,出書難免誤人,因而遲遲未能動筆。

時間到了2007年底,一日,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聊到各自工作的一些情況。當聽我說一直致力于研究疾病的根源,但對之是否宣之于眾而猶豫不決時,他說:“如果你只有一杯水,你自然難以分給別人喝,但是,你現(xiàn)在已有一大桶水,為什么不分給別人呢?作為醫(yī)生,職責就是治病救人,你這樣只顧埋頭研究,而不把這些拿出來和更多的人分享,實際上就是對患者的痛苦無動于衷,就是見死不救!”聞聽此言,我猛然醒悟。于是,我便在繁忙的教學和診務之外,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和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如果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幫助,疾病少幾分,健康多幾分,我也就感到萬分欣慰了。

王長松

2008年8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