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路茶亭(5)

失蹤的上清寺 作者:羅渝


買好地圖乘電梯回到兩路口,潘天棒去停車場取車,小敏對我們說:“我想把尋寶的事情告訴天棒哥,好不好?”

我同意道:“天棒梗直,從來沒有什么壞心,只是口風(fēng)不太緊,我只怕他到處講,你要提醒他哦?!?/p>

老曾說:“沒得關(guān)系,多一個人幫忙是好事,而且這些東西不見得真的找得到?!?/p>

我忍不住問老曾:“今天第三號圖紙又沒有搞頭了,你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你曉得嘛,我是一個貪耍的老頭,但并不缺錢花。有寶藏開開眼當然好,沒有的話,借機會享受尋寶的感覺也不錯,對不對?”

我點點頭,越來越喜歡這個老頭子了:“對了,剛才我撿到一個煙盒,是有人故意放在那里的,現(xiàn)在在小敏手上,估計又是需要你老人家來解的謎語?!?/p>

這時,天棒的車開過來了:“快上車,我們?nèi)ツ狞c?”他大聲問。

我們上到車,小敏說:“天棒哥,去曾伯伯家,我們有事情要對你講。”

于是,小敏在車上把尋寶的事情原原本本講了一遍,天棒一邊開車,一邊把嘴張得老大,像聽到神話傳說:“怪不得你們幾個神秘兮兮的,我都不好多問?!?/p>

小敏從包里掏出煙盒,里面又是兩張發(fā)黃的紙條。借著街道兩邊的燈光看去,果然又是空白的。

“走走,去老曾家開藏寶圖!”天棒興奮地說,全然不在意我們兩天來一直在瞞他。

[二十九]

回到老曾家里,我們在客廳坐下,取出煙盒里藏著的紙條,老曾用上了我們以前用過的所有辦法,結(jié)果用醋將字跡顯示出來了,潘天棒像看魔術(shù)一樣,目瞪口呆。

一張紙條上寫的是:

“清朝故洞,上連茶亭,下通防空。不知何人留百寶箱于洞中密室。滿箱玉器首飾,疑為明清大富人家所藏,無主之物。當年掘墻而入,古物完好無損,奉于長官。四九年長官撤離,攜之不便,棄于機場。余藏至于洪崖古洞,留字于此。五一年徐”

另一張紙條上寫的是又是一首詩:

紫氣東來處

佛光普渡人

將心照汗青

本來無纖塵

我們互相傳著紙條,我分析著情況:“把這兩個條子留在那里的,一定是小敏叔叔的朋友,不知道為什么不愿意直接交給我們?”

“有些老輩子,經(jīng)歷太多,所以有不少忌諱和講究,不必追根問底。”老曾指著第一張紙條講:“上面寫得很清楚,小敏的爺爺當年找到這里藏的東西,交給了長官,可能就是徐中齊。但他長官撤離重慶時,沒有帶得走。然后他在五三年合著洪崖洞的東西一起用了?!?/p>

小敏的爺爺?shù)降装堰@些東西用到哪里去了呢?他提到過的天下至寶又是什么?藏在哪里?剩下的幾張藏寶圖打開后,是不是寶藏也都動用了?既然動用了,為什么還留藏寶圖給后人?小敏叔叔的朋友們?yōu)槭裁床粩嗟靥峁┚€索給我們,又不和小敏見面?

寶藏沒有找到一件,心里的問題卻越來越多。

潘天棒這時插上嘴來:“既然徐中齊上飛機時不帶茶亭發(fā)現(xiàn)的東西,估計也不管錢。找不到就算啰,曾叔叔,你還是做點有意義的工作嘛,快點想辦法開其他的圖紙哦?!?/p>

老曾講:“值錢是肯定的,不然就不需要小敏的爺爺專門來找了。只是四九年國民黨撤退的時候,飛機要盡量多裝人,有嚴格限制不許超重攜帶東西。徐中齊在撤退的人中間,官不算大,帶不了多少。另一方面,他肯定還有更貴重的東西要帶走。”

我注意到,小敏爺爺這次的落款沒有“罪人徐”的寫法,也許是因為這處的東西,并沒有國寶級的物品;也許是這個地方的東西沒有主人。

小敏把那首詩遞給老曾,說:“每個字我都看得懂,可就是看不出意思來。”

老曾也搖頭:“如果是字謎,那我是一個字也解不開;詩里面‘紫氣東來’,是道家的典故,講的是老子出函谷關(guān)前的預(yù)兆,‘佛光普渡’又是佛家的用語,‘將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詩句,‘本來無纖塵’應(yīng)該來自佛家禪宗慧能的故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R皇自?,用這么多典故,還是看不出意思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