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重要的一點是,潛意識是我們如何學習的關鍵。在你生命里的某個階段,你曾經不能完成諸如走路、說話和吃飯這類“世俗的”任務。而這些任務你每一項都必須學會。嬰幼兒第一次用勺子時還找不到嘴-勺子被送到了左肩膀頭,然后又到右肩膀頭,然后才到腮幫子。只有通過學習,嬰幼兒才能逐漸掌握把勺子正確地送到嘴里這項技能。開始時,任何新任務都要求很多有意識的注意力和努力。隨著我們“學會了”完成任務的技能,整個活動就從有意識的注意,轉到潛意識的控制。
另外一個例子:你在開始學開車時,需要很多有意識的注意力,特別是如果你學開的是手動擋的車。那時,你實際上覺得很難和坐在旁邊的人說話。假如旁邊的人讓你“減速、換低擋、下一個路口右轉彎”,你可能當時就放棄了。然而,幾個月以后,你不需要,或很少用有意識的注意力,就能完成這些任務,它們都成了可以被“自動”完成的任務。令人驚異的是,你很快就能在交通繁忙的路上,邊開車邊跟旁邊的人說話,而幾乎不需要有意識地注意那些需要留心應對的變量,哪怕它們實際上多達數百個。
一開始學鋼琴或其他樂器時,我們要從練習音階起步。然后我們逐步從彈奏簡單的曲子到彈奏復雜的曲子,而對音階給予的有意識的注意就越來越少了。即使是音樂會上的演奏家,開始彈不熟悉的曲子時,也要把速度放慢一倍,以便注意到手和腳的位置,注意到韻律和節(jié)拍。而當音樂會開始時,演奏家完全不會有意識地關注演奏曲子的過程方法,他的有意識的注意力,都只集中在演奏的審美效果上。
我們大家都通過有意識的訓練,獲得了大量的技能。一旦學會了,對這些技能的運用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或者說是潛意識層面的了。于是,在應用這些技能時,我們甚至根本注意不到。但是,對我們中間的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從未認真思考過我們究竟是如何掌握這些技能的,以及我們如何才能不斷開發(fā)常態(tài)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更深層次的協(xié)調。而這些對于自我超越的修煉,卻是最為重要的。17
比如,這就是為什么許多不斷進行自我超越修煉的人,會從事某種形式的入靜冥想練習(meditation)。無論是沉思禱告(contemplative prayer),還是其他簡單的靜心方法,只要是經常地入靜作冥想練習,就會非常有助于我們更有效地接觸潛意識層面。潛意識似乎沒有特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