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并不復(fù)雜,他們都是平凡人家的兒女,只是因為單純的愛戀,卻陷入了苦苦無可奈何的境地,女子家人的反對,男子便不能再見女子。他只得夜夜爬上女子家的墻頭,偷偷來看望他日思夜想的愛人。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
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
豈敢愛之?畏我諸兄。
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
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鄭風(fēng)·將仲子》中,將男孩為了見上女孩一面,所歷經(jīng)的艱辛描繪得栩栩如生,他不惜冒著可能摔傷、被女孩子父母兄弟發(fā)現(xiàn)辱罵毒打的危險,爬上了女孩家的墻頭,只是為了多看心愛的人一眼。
詩中的“仲”就是“二哥”的意思,翻譯成白話就是“我的小二哥啊”,聽起來幾分親切。那么小二哥為什么要爬上墻頭而不直接進女孩家呢?原來當(dāng)時已經(jīng)有了“三綱五?!钡碾r形。
《周禮·地官·媒氏》中規(guī)定:“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在周代,為男女談戀愛有著特定的時節(jié),男女兩人要是來電,就在野外親熱,也沒人認為是傷風(fēng)敗俗,卻被看作是對大地豐產(chǎn)的祝福,是吉祥!但是一過這個時間,比如《周禮》中說的“中春”,要是再私自交往就要受到處罰等等,《孟子·滕文公下》中就說:“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約,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但是愛情卻不會因為時間的限制而停止思念,反而會因為禁忌而顯得愈發(fā)的躁動,就好像魯迅在散文《社戲》中描述了和幾個小伙伴偷吃了六一公公的羅漢豆,羅漢豆在那一夜雨記憶中永遠那么好吃。
還有一本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說是小時候偷吃母親藏起來的小壇子甜酒。踮著鼻子在屋子里四下偵查,在找著時候,眼前蕩漾起甜酒甜蜜的氣泡,于是一天偷吃一點。等到母親端出來讓正大光明享受之時,甜酒已經(jīng)就剩下一個底了,再吃起來也沒有偷吃時候那么甜蜜了??磥硗低灯肺兜倪^程所帶來的甜蜜更強烈些。
男子控制不住想品嘗愛情的甜蜜,又因為有明文的規(guī)定,那只好偷偷相會了,于是就有《將仲子》里的這一幕:男孩立在少女家的墻頭之上,少女站在墻下對她野蠻的戀人傾訴阻攔。
我的小二哥啊,求求你,別翻越我家的門戶,別折了我種的杞樹。哪是舍不得杞樹啊,我是害怕我的父母。小二哥你實在讓我牽掛,但父母兄長的叱罵也著實讓我害怕 的確,父母兄弟在古代對于婚姻的成敗起著很關(guān)鍵的作用,他們的干涉造成了很多的悲劇,《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與焦仲卿、南宋偉大愛國詩人陸游與他表妹唐婉的婚姻悲劇都是代表。少女當(dāng)然害怕。
對于少女的這番規(guī)勸話,歷代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和說法,《毛詩序》認為此詩是“刺莊公”之作,鄭樵《詩辨妄》認為此詩是“淫奔之詩”,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人取用這些觀點。當(dāng)代人大多數(shù)是讀出了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等的無奈。
我的小二哥啊,你著實讓我牽掛,但父母兄長的叱罵、鄰居的讒毀也實在讓人害怕啊。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相愛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情,但我們的愛情是涉及到一堆人的事情啊。女孩在墻下耐心勸導(dǎo)。
聽到這樣的話,男孩似乎要喪氣了,好一個“良辰美景奈何天”,你這不是委婉地把我拒絕在墻頭之外了嘛。但是,細細掂量女孩的溫言軟語,這詩中不正是一張偷情的線路圖么?
我的小二哥啊,你要留點兒神,不要隨便翻越我家的門戶,我種的那株杞樹你可以可以當(dāng)梯子爬下來,可千萬不要折斷了露了餡,要是父母發(fā)現(xiàn)可不得了。我的小二哥啊,你要留點兒神,不要隨便翻越我家圍墻,我種的那株桑樹你也可以當(dāng)梯子溜下來,可千萬不要折斷了露了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