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辭決未及終,前驅已抗旌。仆御涕流離,轅馬為悲鳴。哀郁傷五內,泣淚沾朱纓。行行日已遠,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殺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愿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昔為匣中玉,今為糞上英。朝華不足歡,甘為秋草并。傳語后世人,遠嫁難為情。
石崇《王明君辭》
石崇曾建立了一棟豪華別墅,稱為"金谷園",這里集合了很多當世的著名文人,世稱"二十四友",他便是這二十四人之首。在一片吟詩作賦的氛圍中,石崇即便再愚笨,日積月累也會成為風雅人士。這篇寫昭君出塞的詩便是他一生中最被人肯定的佳作。端從文風來看,漢代的胡風和張揚、沉郁與肅殺處處可見,字里行間不見得有多華麗,卻情真意切,所言不虛,不難看出石崇對昭君的喜愛和敬佩。
詩中講述的便是昭君出塞后的心情,她迫于無奈離開家鄉(xiāng),為安土和親,縱使?jié)M心憤慨,日夜受著思鄉(xiāng)、思國的煎熬,卻又不得不于浮生間茍存。恨嫁難言,有苦難述。人們總是想著昭君如何偉大,去設想她決定和親的堅強與從容,卻總是忽略她內心真實的感受。一個柔弱女子離鄉(xiāng)背井嫁到蠻荒之地,未來的前程縹緲;身在他鄉(xiāng)求存,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歸家,思親的念頭在心里煎熬著,這些在所難免,且避無可避。很多文人為昭君歌功頌德,卻很少顧及她的感受,而石崇卻想到了。按理說,依照石崇平時殺女和斗富的作風,這首詩根本不應該出自他手,誰能想到他竟會把一個古典美女的心捧在了掌中呵護體貼呢?
把殺美與愛美放在一塊兒,截然不同的兩種行事作風出現在同一個男人的身上,石崇的真實性格因此變得撲朔迷離,叫人欲非議他又不得不對他發(fā)出驚嘆。不過,從一個無情的人轉變成一個多情的人也并非不可能,石崇也是有心的,而且他的一生當中也的確遇到過真心的愛人。石崇在朝廷中任重臣,一次,他奉命到交趾(古越南)做采訪使,回程途徑白州雙角山(今廣西博白縣綠珠鎮(zhèn)),遇到絕色美女梁綠珠,驚為天人,以十斛珍珠從其家人那里換來了她。綠珠善樂善舞,精通非常著名的舞蹈《明君》,扮演王昭君惟妙惟肖。后人推測石崇的《王明君辭》很可能是綠珠所作,被收錄到石崇的文集里。不管此辭為誰所做,總之石崇深深地戀上了綠珠,說不清他是因綠珠而喜昭君,還是因昭君而憐綠珠。
愛情本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在眾多姬妾里,石崇對她的喜愛已經超出了普通的欣賞的范疇。為了怕綠珠思念家鄉(xiāng),石崇在金谷園里建造了數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讓她登樓觀望,以慰思鄉(xiāng)之情。崇綺樓極盡奢華,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裝飾樓的外表,在這里留下了綠珠最美的倩影。石崇造樓建園的做法與乾隆皇帝為香妃蓋回鶻村的行為極其相似,只不過石崇更奢侈,務求華美。
在朝廷,石崇與皇后賈南風的外甥賈謐的關系非常密切。八王之亂伊始,賈謐被誅后,石崇因與他是同黨而被免官。趙王司馬倫專權,而石崇的外甥歐陽建與司馬倫卻有仇。當時趙王司馬倫手下的孫秀暗戀綠珠,見石崇失勢,想趁機霸占綠珠,甚至派使者到石崇那里直接索要。石崇把自己這些年收集的美女全部奉上任其挑選,但孫秀的目的實在綠珠。石崇憤怒不已,他愛綠珠如心頭肉,怎肯輕易相讓,于是把孫秀的使者損了一頓。
男人可以為了事業(yè)而不擇手段,為了女人同樣可以。孫秀得不到的綠珠,自然欲叫石崇也別想得到。于是,孫秀力勸司馬倫誅殺石崇,將他的錢財據為己有。
石崇知道得罪孫秀必然大禍臨頭,心痛卻又釋然地對綠珠說:"為了你,這次我必死無疑了。"綠珠淚水滾滾而下,拉著石崇的手搖頭:"我只希望能死在你的面前就夠了。"突然推開石崇,從高聳的崇綺樓上一躍而下。石崇慘叫一聲,卻來不及拉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