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昭 平凡與不平凡(7)

1978大記憶-北京的思考與改變 作者:蘇峰


李:反正還在發(fā)揮作用吧,在全國算是開了個好頭。后來,上海、武漢、天津、安徽、陜西、南京、大連、成都等地服裝(服飾)?-會都成立了。

蘇:我知道長久以來,即使是改革開放初期,大街上人們的衣服只有三個顏色,灰、黑、蘭。

李:對呀!為了打破灰、黑、蘭,當時我們就提出來,服裝?-會主要是美化人民生活、服務社會,提高我們服裝的花色品種、產品質量和制作水平。1984年北京服裝?-會一成立,我們就開展國際國內技術交流,華北地區(qū)的、全國的、國外的都有,比如,我記得1985年以后,我們在中南海、北京科技館、農業(yè)展覽館搞了幾次紡織、服裝、服飾展覽展銷的活動,效果不錯。同時呢,和兄弟省市搞了十幾次技術交流聯誼會。為了加強與國際交流,聯系日本、法國、韓國等國著名設計師來北京進行服裝展演展示,鼓勵國內外設計師多聯系、多交流,培養(yǎng)我們自己的設計師。我們不僅搞展覽展銷,還率先成立了服裝模特表演隊,常常舉行設計比賽選拔優(yōu)秀人才。另外,以北京第132中學為試點開辦服裝設計班、技工班等課程,使北京的服裝技校和職業(yè)中學發(fā)展到了12所,后來又發(fā)展了服裝的中專、大專及高等院校等,培養(yǎng)了很多人才和骨干。

我在服裝?-會待的時間比較長,從1984年一直到2000年,同北京市紡織局、北京服裝?-會的同志們做了一點工作。

蘇:成立模特隊,可是開風氣之先。服裝?-會大有文章可作呀,像巴黎時裝周、米蘭時裝周,可都是全球矚目的盛事。我知道北京這幾年也在提“打造時尚之都”。

李:我們?yōu)榱嗣阑嗣裆?,提升北京的服裝文化,與國際接軌,1986年,提出了“把北京建成時裝中心”,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支持。1990年,改成建設“時裝名城”?,F在的提法又有點改變,就是你說的,“打造時尚之都”?,F在做得還不錯。

蘇:您在20多年前就提出了呀!要建設時裝中心,我想您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咱們不僅得有過硬的水平和品牌,還要能宣傳自己,媒體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呢。

李:是呀!在提建設時裝中心之前,1985年的時候,我和?-會的同志們已?-提出要辦一份服裝的專業(yè)報紙。當時的《中國紡織報》只有服裝專版,服裝行業(yè)的天地很廣闊,可沒有自己的專門報紙,挺可惜。就像你說的,要宣傳我們的品牌,交流各地的情況,必須辦一份我們自己的專業(yè)報!當時我立下了軍令狀,“辦不成服裝報死不瞑目”,這話現在還老被一些同志們說笑,呵呵。8年之后,總算得到了新聞出版總署的批準,1994年7月1日,全國第一份彩印的《服裝時報》創(chuàng)刊了。后來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服裝報了,北京算是帶了個頭?,F在報紙辦得也還可以。

蘇:酒香也怕巷子深??!開辟服裝行業(yè)的媒體專業(yè)領地,就有了話語權,北京又帶了個好頭。

李:當然也有遺憾的事。1995年我們提出建立服裝會館,可惜沒搞起來。服裝會館是干什么的呢?就要像米蘭、巴黎、東京等地一樣,有一個展示我們服裝文化的地方。我一直想把北京服裝的特點做出來,一個是古都的文化底蘊和風格,一個是民族文化的特點和風格。把民族的、古都的服裝提高到文化藝術這一高度,一直是我的追求。

蘇:就是服裝文化?

李:對呀!讓我們的服裝體現我們的古都文化,上升到藝術時尚,使北京城既古典又時尚,既傳統(tǒng)又現代,把它打造成世界公認的、有濃郁民族文化的時尚之都。

蘇:您從1978年的穿衣難、做衣難談起,從上世紀50年代一下子跨到現在了,從50年代的棉花?-料,到60年代的困難時期,到70年代的化纖探索,到80年代的美化人民生活,到90年代的服裝文化,最后到新世紀的時尚之都,您的身上,可是一部新中國紡織服裝史呀!

李:呵呵,都是些平凡的事。

蘇:您認為平凡,其實,這可不平凡。現在已?-改革開放30年了,您覺得現在的形勢怎么樣?

李:形勢當然是好的。

蘇:現在是建國以來最好的時候?

李:可以這么說。

(為饌寫本文筆者同時采訪了紡織系統(tǒng)資深同志孫建勛、杜茂恒、張培華、張平、邸長明、龍云澤及北京服裝?-會馮衛(wèi)國、杜玉芬,和李昭同志身邊工作人員。同時參考了胡耀邦史料信息網、肖祖石同志的相關資料。)

[注釋]

[1] 葛佩琦的?-歷請見本書第二部分。

[2] 宋汀,?-名宋守蓮,女,1918年生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涼城縣。1937年1月入黨。1958-1966年任北京市紡織工業(yè)局局長、黨委書記。

[3] 指家中的服務員。

[4] 即革命化、專業(yè)化、知識化和年輕化。

[5] 即吃飯難、住店難、理發(fā)難、修車難、做衣難。這是長期以來沿襲蘇聯模式――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后果。1966-1980年,北京市的國營、集體餐館一直在800家左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北京市發(fā)展個體?-濟。1980年,餐館一下子發(fā)展到7000多家,其中6000多家為個體餐館,不僅極大地緩解了城市待業(yè)青年的就業(yè)壓力,也推動了個體?-濟的發(fā)展。1985年,北京市第三產業(yè)占GDP的比重從1980年的增至,商業(yè)服務網點由萬個增至萬個。(參見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見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