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dǎo)言(7)

澳門史(1557-1999) 作者:(澳)杰弗里·C·岡恩


    

3.曼紐爾·德·卡斯特羅·桑帕約:《澳門華人》(OsChinsdeMacao,香港,1867)。

4.本托?達弗蘭卡:《澳門史》(HistoriadeMacau,1888)。

5.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新舊中國的國際特征》(HistoricMacao:InternationalTraitsinChinaOldandNew,1902),此書1984年由香港牛津大學(xué)出版社再版。

6.然而,應(yīng)該提及的是,在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先后出現(xiàn)了三部關(guān)于澳門的英語著作,尤其是考慮到它們從現(xiàn)代的觀點為澳門史的學(xué)術(shù)研究設(shè)定了一個新的標準,雖說它們都回避了對20世紀澳門的處理。這三部著作是:奧斯汀·科茨的《香港的序幕》(PreludetoHongKong,倫敦,1966),同一作者的《澳門紀事》(AMacaoNarrative,香港,1978),以及胡紀倫的《澳門》(Macau,香港,1984)。

7.R.D.克里默編:《澳門:商業(yè)和文化之城》(Macau:CityofCommerceandCulture,澳門,1987)。

8.理查德·路易斯·埃德蒙茲:《澳門》(Macau),《世界文獻研究》第105卷,牛津,1989。

9.就這方面而言,值得一提的有:潘日明的歷史研究,若奧?格德斯對20世紀澳門史的開拓性研究,以及施白蒂對澳門史的編年注釋。最近的葡萄牙語澳門學(xué)術(shù)研究,傾向于在學(xué)科的范圍或技術(shù)上高度專門化。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費爾南多?利馬的《澳門:兩個轉(zhuǎn)變》(Macau:AsDuasTransi??es,1999)。1990年代晚期的一個單獨的發(fā)展是:澳門政府資助葡、中兩國政府間官方通信的翻譯和出版,因此為未來的澳門史學(xué)家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原始材料礦藏。

10.例如,可參見R.L.埃德蒙《澳門與大中華區(qū)》(載《中國月刊》第136號,1993年12月,第878-906頁)。宏觀經(jīng)濟的前景,以及對澳門在經(jīng)濟和文化全球化中所扮演的歷史角色的欣賞,也得到了各個領(lǐng)域的國際投稿人的支持,他們的文章被編輯成冊,有筆者作序,參見J.A.伯利編輯的《澳門2000》(Macao2000,牛津大學(xué)出版社,香港,1999).

11.研究澳門的經(jīng)典著作《澳門記略》,其作者是兩位清代官員:印光任和張汝霖,他們曾在1745年擔任澳門同知,這部著作論述了澳門的地形地貌、行政管理和外國人的角色。同樣,它也提供了一部有價值的關(guān)于這一時期的澳門的文獻記錄。1950年,路易斯·G.戈麥斯把它翻譯成了葡萄牙文,并以《澳門專論》(MonografiadeMacau)為題出版(QuinzenadeMacau,澳門,1979)。

12.就此而言,對相對晚近的修正主義者的作品來說,香港歷史書寫的傾向,是從澳門歷史學(xué)家霍啟昌所謂的帝國主義的“辯護學(xué)”開始的,盡管是親華的解釋。的確,這是一次急劇下滑,但在當下的接合點上,也給了關(guān)于本地背景中“自治的”歷史作品的變數(shù)一個暫時的停頓。

13.喬納森·波特的《澳門:想象中的城市》(Macau:TheImaginaryCity,1996)和鄭妙冰的《澳門:文化的雙面神》(Macau:ACulturalJanus,1999),分別通過文學(xué)的文本分析和后現(xiàn)代主義解構(gòu)的應(yīng)用,從而給澳門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復(fù)雜性。

14.龍思泰:《葡萄牙在華殖民地史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