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世界的中西錯位
嫁中國人還是嫁西方人
一位來自大陸的男士看到我在公司里與西方的男女老少“混”得如魚得水,曾問:“假如你來到美國時是單身,你會嫁個美國人嗎?”我毫不思索地說:“不會,即使讓我現(xiàn)在再嫁,我也要嫁中國男人?!焙唵蝸碚f,就是因為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差異。
差異是多元形式的表現(xiàn),不能用好與壞、對與錯的分界來判斷。然而,若是天天都在因為兩人的差異而引起沖突,不停地磨合試探,你會漸漸地在無奈與勞累中被打垮。尋找伴侶時,我們都希望對方是天下最好的人。如果在華人中尋找伴侶,彼此就能基本了解對方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優(yōu)秀與否,如果對象是西方人,除非自己從小就生長在西方的土地上,對西方文化十分熟悉,否則很難掌握對方的真實一面。
美國大學(xué)老師給學(xué)生提出了一個問題:“鑒定你是屬于何種族裔、何種民族的人,最基本的依據(jù)是什么?”討論來討論去,大家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文化”兩個字。人是通過階段性的自然發(fā)展,而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的。
我在美國生活了快20年,經(jīng)常與美國人接觸。大家第一次見面,談得投緣,馬上就可以成為很親近的朋友。到第二次見面時,雙方來一個親密的擁抱,也是正常的??墒侵袊酥g的交往,就不能如此“自來熟”了。所以,我很理解,有些剛來美國的中國人,被西方表面的虛華所吸引,覺得與美國人交往輕松自如,而且急于讓自己美國化,這不足為奇。因為確實,當(dāng)人們只是幾面之交,沒有切身利益沖突時,西方人表現(xiàn)得比東方人更富魅力,更友善,更大方,更風(fēng)度翩翩。我雖然已習(xí)慣美國的生活環(huán)境,即使在經(jīng)歷不公平的時刻,然而,越走入美國文化的深層,我越深切地感到自己原來是一個道地的中國人,在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
筆者一再強調(diào),文化差異在婚姻中的影響十分重大。以小人與君子的差異為例,我常勸人不要與小人計較,因為君子無法想像小人的那種險惡狡詐,因而對之防不勝防,還是敬而遠之為好。文化差異也是一樣。婚姻中西方男人認為理所當(dāng)然的生活習(xí)慣,東方人無法理解,甚至覺得那是一種折磨。
小兩口任何一方的父母,如不習(xí)慣另外一方父母,或者嫌棄另外一方父母,婚姻中的矛盾就必定會產(chǎn)生。你可以說,兩口子的日子與別人何干?可是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家就是一個整體,幾代人之間有著剪不斷的親情。當(dāng)然,兒女可以抱怨父母自私,可是文化的東西是根深蒂固的,你不能說丟就丟棄啊!中國人的“幾代同堂”在西方是不可想像的。
西方人把除夫妻子女之外的人,都算外人。他們很顧家,但是,對于不屬于自家的事情,則表現(xiàn)得相對“公事公辦”,這是許多東方人做不出來的。所以西方人無法理解東方人“公婆兒媳”的千年戰(zhàn)爭,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公婆與兒媳是兩家人,而不是一家人。
對于美國人來說,他們孝敬老人的表現(xiàn),不過是老人過生日送件禮物,過節(jié)時通個電話,老人生病時買一籃子花或水果而已。
父母從中國來美國看女兒,美國丈夫?qū)幙苫ㄥX讓岳父母住賓館,也不讓他們住在家里。因為“外人”進來會危及他們夫妻的生活隱私。而我大學(xué)同班的美國女友僅僅因為公婆前來住上幾天,就與丈夫爭吵不已。
中國家庭為事業(yè),為子女,夫妻分居可以理解,對于西方人,分居就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出走”,超過期限,只有彼此各奔前程。像美國有些州還有法律,如果證明夫妻分居到了一定期限,一方可以自動解除婚約。
美國人談戀愛的時候,只要彼此沒有結(jié)婚的承諾,就算一方再與別人約會,另一方也無話可說。否則,那便是無理地干涉了別人的戀愛自由。
教育子女方面,西方人更重視他們的快樂、健康,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即使是件看上去沒出息、沒前途的事情。而東方父母則對孩子管理得無微不至,甚至甘愿為子女犧牲自己的一切。美國孩子出錯時,父母不會讓孩子檢討自己,而是先想方設(shè)法為孩子辯護。
美國人最大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這種特點使美國人看起來個性比較張揚。他們對于想要的東西,會用盡一切辦法爭取。他們不會因為人情面子或虛的東西而放棄自己的原則。看看美國人奉為偶像的巴頓將軍,看看好萊塢電影里屢見不鮮的孤膽英雄,看看今天美國的公司政治,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自我意識比中國人強烈得多。
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習(xí)性,在美國人的婚姻生活上也表現(xiàn)得極為顯著。許多美國人的離異,并不是因為第三者介入,而是他們天性的霸道造成彼此絕不向?qū)Ψ酵讌f(xié),不會為了顧及伴侶的感情而委屈自己。
中國人與美國人不是不可以生活在一起,只是我們要想一想,在愛情的狂熱勁兒過去之后,雙方是否可以平心靜氣同享一種文化?如果把你的美國丈夫拉進全部說“中國話”的圈子里,他會怎么做?如果你只愿意做中國菜,他是否會妥協(xié)?如果你希望以中國式的“望子成龍”教育孩子,而他卻更推崇“放任自流”的美式教育,怎么辦?如果……還有許多是我可以想到的,更有許多是我也無法預(yù)料到的。
當(dāng)然,中西結(jié)合的成功先例不是沒有,但失敗者也不在少數(shù),只是大多數(shù)失敗者出于“家丑不外揚”的目的,把事實在沉默中掩飾了過去。一兩年前,一位中國歌唱家曾出書大談自己嫁到國外之后,生活是多么美好。沒過多久,她又出了一本書,訴說當(dāng)初兩個人在一起真正生活之后,這段跨國婚姻又是多么不幸福。也許,后者才透露了些許真情。我身邊的許多華裔男女,只要與西方人結(jié)婚,他們在婚姻中要補習(xí)、要完成的“功課”,一定比與同族裔結(jié)婚的人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