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太宗駕崩,武則天盡管已做到才人級別,享受專員待遇,卻終因未給太宗生下一男半女,被趕出宮去做了尼姑。豈知女專員早跟太子李治有染,放下長線,待李治登位,又很快被迎回宮里,憑著非凡的政治手腕,步步做上皇后。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武則天覺得干皇后還不過癮,還想弄個皇帝干干。卻遭到滿朝文武反對,理由大概有兩大條,一是武皇后不姓李,沒有皇位繼承權(quán);二是生活作風(fēng)有問題,嚴重違反皇宮紀律條例。武則天于是大興告密制度,動用周興、來俊臣和索元禮一大批鷹犬,以謀反等莫須有的罪名逮住反對者,大動酷刑,逼其招供??车舴磳ε赡X袋,封住天下人嘴巴,武則天終于如愿做上女皇。不過女皇到底是個明白人,要想穩(wěn)坐皇帝寶座,還得把國家治理好,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下去。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便是決定的因素。治理國家不是抄家抓人,酷刑逼供,必須起用能臣良吏,周興們絕對是靠不住的。不僅靠不住,還會壞你大事。這批鷹犬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女皇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唆狗咬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女皇有意要做掉誰,還愁沒人配合?她很快得到關(guān)于周興跟剛獲法的酷吏丘神績同謀的指控,把這家伙交給了來俊臣。周來兩人好歹曾是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來俊臣先請戰(zhàn)友吃過工作餐,再謙虛道:“咱們都是替皇上辦案子的,今天請仁兄光臨,主要是想討教討教,碰上人犯硬如石頭,不肯招供,該用什么妙法,才撬得開他的嘴巴?”周興得意了,說:“這還不好辦?架只大陶甕,四周燒上炭火,再把人犯放進甕里,看他招還是不招?!眮砜〕既绶ㄅ谥疲?dāng)真找來一個大陶甕,堆上炭火燒旺,然后取出圣旨,高聲宣讀完畢,客氣地對周興說:“請老兄進甕里去吧?!敝芘d還能怎么樣?只能按來俊臣的意思,一一招供。這就是請君入甕一詞的來歷。后周興被流放嶺南,途中為仇人所砍。至于來俊臣他們,其下場自然也不可能比周興好到哪里去。
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舊人舊事。一千三百年眨眼過去。一千三百年后的所謂現(xiàn)代社會,還有沒有這種酷吏和酷刑,恐怕誰也不好否定。階級斗爭年代自不必說,階級不斗爭的年代,嚴刑逼供,屈打成招,也是簡便易行又頗能提高辦案效率的好手段。敝人膽小如鼠,先前見著紅袖章就躲,紅袖章不常見后,碰上大蓋帽也夾著尾巴逃得遠遠的,這輩子還從沒被人請進甕里過,不知待在甕里是什么滋味。倒是三十年前曾在生產(chǎn)隊倉庫木壁上書寫反動古詩和民歌,被一批兩打三整頓工作組領(lǐng)導(dǎo)同志一把逮住,當(dāng)做反黨反華主席的典型嚴審重辦過。只怪我出生于餓殍遍野的饑饉時期,從小沒吃過飽飯,嚴重缺鈣,骨頭太軟,坦白交代得飛快,檢討書寫得也深刻,又有一定文采,可讀性比我現(xiàn)在寫的小說差不到哪里去。也就遺憾地沒被綁老虎凳,灌辣椒水,坐直升機,至今想來還覺得挺對不起工作組領(lǐng)導(dǎo)同志的,也有愧于那轟轟烈烈的偉大時代,算是枉到人世走上這么一遭了。
酷刑待遇不是誰想享受就享受得上的,得有好福氣。享受另一種類型的刑罰就容易得多,不論福氣是好是壞。我通過多年刻苦鉆研,在沒有拿國家一分錢科研經(jīng)費的前提下,研究出幾種刑罰類型,名之曰飯刑文刑和會刑,特貢獻給讀者諸君。
先說飯刑。
飯刑好解釋,就是吃飯如受刑。依我淺見,吃飯除了飽口福,主要是為活命,屬于生理需要,叫做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兩腿晃。曾幾何時,吃飯不再是生理需要,而成為革命需要。不是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就是做文章么?革命成功,或說吃飯事業(yè)成功,這人想不升官,想不發(fā)財,人民群眾都不答應(yīng)。換言之,想升到高處,謀個好位置,必先請可以提拔你重用你的人吃飯革命;要拿大工程,弄大款項,也得請可給你工程可撥你資金的人革命吃飯。只有革命事業(yè)干好了,該吃你飯的人吃過你的飯,你的大額紅包才出得了手,才可能進一步走近人家,漸漸抵達終極目的。從另一個角度說,有人請你吃飯革命,肯定是你有身份有地位有能耐,說白了是你大權(quán)在握,手里掌控著可供支配資源,人家盯住你手里大權(quán),不請你革命,心里難受。明白了這個道理,為什么功成身退的前領(lǐng)導(dǎo)鮮有人再恭請革命,路旁乞丐餓得眼睛翻白也與革命無關(guān),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