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三次見面仍是在張佳強的辦公室。
我原以為他這么急著把我叫來,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但現(xiàn)場的氛圍卻讓我有些意外,張佳強態(tài)度如常地接待了我。他介紹說,昨天和今天兩天,他剛忙完了手頭上的最后一項工作,正準備閑下來度這個年假。雖然他竭力想做出一副輕松的姿態(tài),可不難看出,他這樣做不過是為了掩蓋將要對我談及話題的重要性,因此,反倒適得其反,欲蓋彌彰。
我知道他這樣兜圈子的另一個目的,是在故意等我導入主題,于是順水推舟,詢問起他最近三天來的狀況。
“這幾天我一直在按你給我的指導,盡量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zhuǎn)移到工作上,情況有所好轉(zhuǎn)。”他說道,表情嚴肅起來,“同時,我也在照你交給我的方法,努力從自身查找問題的深層根源……”
我耐著性子聽他侃侃而談。毫無疑問,他在撒謊,因為沒人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僅僅因兩次咨詢便產(chǎn)生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沒關(guān)系,下面才是他真正要談到的內(nèi)容。
“……前天晚上,我忽然想起件事。這件事發(fā)生在一年前,最近老在我腦袋里揮之不去,我想,它或許對我后來的生活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p>
“你說的這件事確切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我腦海中閃現(xiàn)出幾天前,張佳強言猶未盡的情形??磥砦耶敃r的預感沒錯,他對我的確隱瞞了什么。
“去年的二月份吧?!?/p>
“那時你在度假。”我說。至少報紙上是這么寫的。
“對,在云南?!?/p>
這時我才突然間意識到,為什么張佳強從一開始就希望我到他這里面談,而不是主動上門咨詢。原因并不是像他講的那樣,工作忙得脫不開身,是他有太多的顧忌,一些事情和想法,憋在心里沒能說出,或他根本就沒打算這么做。通過這幾次的接觸,我能感覺到他極為在意自己在談話中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自己從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quán),仿佛也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某種安全感。將談話地點設(shè)在辦公室,因為這是他平日里對下屬發(fā)號施令的地方,潛意識里,會覺得比較踏實。
接下來,張佳強向我講述了去年二月份,他在云南的一段傳奇經(jīng)歷。我很快便被他的故事帶入了進去。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對方之后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述中,我竟幾次忘記自己咨詢師的身份,全身心地進入到他的敘述里,心情隨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跌宕而波瀾不定。
這也本該是他三天前就和我談及的內(nèi)容,張佳強卻有意拖延到了現(xiàn)在,背后的動機是什么我并不清楚,但我知道,通過這番陳述,我對他的鏡子恐懼癥該換個新的解析角度了。
為了本文敘述方便,下面我索性改變方式,省略掉我們談話中的諸多細節(jié),扼要地復述下張佳強當天所交代的內(nèi)容。當然,轉(zhuǎn)述過程中,我會對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情節(jié)進行裁減,適當保留重點的部分。無論如何,盡量做到忠實對方的敘述,才是最關(guān)鍵的。
張佳強提到,去年的二月十四日——也就是情人節(jié)這天,他乘飛機飛往了云南的西雙版納度假。這次出行,本也是一次常規(guī)性出游,經(jīng)過幾個月的忙碌,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和冗雜的工作內(nèi)容,使他身心不免都感到筋疲力竭,恰逢一年里難得的春節(jié)假期,他希望自己能在亞熱帶的陽光下,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diào)整。為了確保此次出行絕對清靜,不被外界所打擾,張佳強特意關(guān)了手機,選擇一個人出門。這個習慣也已伴隨他有些年頭了。
這是他首次來到西雙版納,下了飛機才發(fā)現(xiàn),來此度假的游人竟如此之多,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游客,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充斥在他所下榻的城市的各個街道、酒吧、餐館等公共場所。因此,張佳強的閑情逸致難免大打折扣,受到了影響。事后證明,他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不僅是市區(qū),當?shù)氐母鱾€景點,同樣聚集了大量的外地游人。春節(jié)前的三天時間,他總共只去了兩個地方,每一處都能見到喧囂的人群,這使得張佳強心灰意懶,索性暫時放棄了之前擬定的游玩計劃,決定在城里多停留幾天,等這股正處在峰期的旅游潮退去了再說。
就這樣,張佳強在賓館里將自己關(guān)了一個禮拜。平時沒事上上網(wǎng),或看看書,一日三餐到樓下解決。
頭一天,他多少還是有點不適應,心總也靜不下來??傻搅说诙煜挛纾?,他已能夠逐漸融入到這種新生活中。一個星期后,更是如魚得水,徹底適應了這種深居簡出的日子,享受著一個普通人所能享受的所有樂趣。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再也沒有繁忙的工作,沒有煩人的交際應酬,他不但可以隨心所欲地玩到很晚,第二天也能無憂無慮地一覺睡到自然醒。加上這里的氣候宜人,陽光充沛,張佳強漸漸也將旅游的事忘在了腦后,只盼望這樣安逸的生活能一直持續(xù)下去。
這樣美好的日子過了一個星期, 到了2月25日,這天早上,他下樓用早餐時,發(fā)現(xiàn)大廳里空空蕩蕩,一夜間顧客大幅銳減。他當時也沒放在心上,吃完飯回房間繼續(xù)玩他的網(wǎng)絡(luò)游戲。下午去附近的超市采購日用品時,同樣發(fā)現(xiàn)街上外地人的身影也大幅減少,張佳強才意識到,自己在酒店里不知不覺已住了有段時間了,外地游客度完他們的春節(jié)假日,已紛紛離開了這座城市。采購完畢,返回酒店的路上,張佳強不由再次想到出游的打算,一路搖擺不定,拿不準主意,不過,這個猶豫等他回到酒店后便突然解決了,這里舒適的一切似乎都在召喚他留下來。于是,張佳強在酒店里又小住了三天。
三天后,2月28日,一個叫王濤的年輕人的到來改變了他的生活。
初次和王濤見面,是在樓下吃午餐的時候。當時張佳強剛結(jié)束用餐,正欲起身結(jié)賬,前廳大門處一位身穿防水迷彩服,腳下蹬一雙膠底旅游鞋,背個帆布背包的年輕人推門后步入酒店大廳。他徑直來到酒店服務(wù)臺,卸下身上的負重,和年輕的值班小姐講著什么。來人的這身打扮與餐廳氣氛格格不入,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從張佳強的位置剛好能目睹對方步入酒店的全過程,從來人的裝束上可一目了然,這位到這里來定是參加野外活動的。這使得一向酷愛探險運動的張佳強心頭一動。他在這里養(yǎng)精蓄銳已有十多天,精力體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恢復,一想到探險,心情便格外激動。年輕人的到來,使得張佳強首次有了一種想出去走走的沖動。
生活中我們時常聽到或見到有那么一群人,他們有著各種不同的稱謂,探險家、背包客、驢友,等等等等。他們的特點是對探險活動充滿興趣,不惜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一項在我們常人看來,并不會帶來任何實際好處的活動中,而且活動本身也充滿了艱辛和危險。對此,張佳強的解釋是,雖然每一次的冒險活動對探險人員而言,在心理生理上都是一系列的巨大考驗,但也正是通過這些考驗,一個人才能不斷地從中認識自我并超越自我,發(fā)掘出自身的潛力,培養(yǎng)出一個更為強大的自己,日后,也可以將這種強者的心態(tài)帶到生活和工作中。當然,這是從功利的角度來理解探險的誘人之處,實際上,作為一名純粹的探險迷,這項活動本身的引人之處遠不止此,對熱愛探險的人們而言,享受探險的整個過程,以及探險成功后所帶來的莫大喜悅,是其他的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自從在飯廳里見到這位年輕人,張佳強便心猿意馬、蠢蠢欲動,被點燃了久埋心頭的不安分的欲望。尤其巧合的是,不久后他還發(fā)現(xiàn),年輕人不但在這所酒店里安頓下來,兩人的房間也只有一墻之隔,成了鄰居。這更加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晚飯時,餐廳里零零散散沒多少人,張佳強找機會,主動上前和對方搭訕,時間不長,共同的興趣愛好便使雙方聊得熱火起來。談話進行到后來,在談及到各自過往的探險履歷時,兩人甚至發(fā)現(xiàn),他們還在不同時間造訪過幾處相同的地點,這尤其令雙方有一種他鄉(xiāng)遇知音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