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以屈求伸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心中的那些不愉快已煙消云散。時青云躺在床上反復回味著石林峰和湯曉明的那些話,思考著自己要如何適應新環(huán)境新情況。覺得僅僅“適應”還不行,這是一種被動行為,應該主動去“改變”當前的處境,要以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大家,把冷眼變成熱忱,漠視變成尊重。突破口就是“要好好向老同志學習”,“多做事少說話,多觀察少評論”。然而,那兩“少”好辦,人家不會把你當成啞巴,充其量說你城府深而已;而兩“多”亦會招來非議,“多觀察”會變成“察言觀色”,“多做事”會變成“好表現(xiàn)”。在有些人心里,雷鋒精神早已死去,“做好事”“毫不利己”的人是地地道道的傻瓜。不過,時青云相信,有這種看法的人只是少數(shù),多數(shù)人對是非、功過還是分明的。
第二天,他配了一套區(qū)政府辦所有房間的鑰匙。此后,每天早上提前半個小時上班,把室內(nèi)外衛(wèi)生打掃得干干凈凈。清閑時,主動到各辦公室?guī)兔?,抄抄寫寫、整理文件,還去打字室?guī)椭b訂材料。
果然,不出半個月,很多同志夸他勤勞、樂于助人,見面都熱情地打招呼,需要幫忙時就去喊他。李文敏在政府辦的會議上表揚他“工作積極主動,不分分內(nèi)分外”,號召大家向他學習。蘭澤國卻不以為然,背地里對李文敏說:“我看表揚得太早了。對時青云的言行,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總覺得他有什么特定的目的?!?/p>
石瑩不無擔憂地說:“時秘書,好事也不要做得太多了,使人家產(chǎn)生錯覺,把你當做閑雜人員來支使?!?/p>
“不會吧?現(xiàn)在工作還沒有走上正軌,閑著也是閑著,幫助別人做點事,我的工作也充實些。再說,這是主動行為,與被人支使是兩回事?!睍r青云說。
話雖這么說,時青云又何嘗不想像別人那樣硬著脖子講話,挺起胸膛走路。但剛來區(qū)機關還是韜光養(yǎng)晦,低調(diào)做人為好,就像一個剛入伍的新兵,必須尊重老兵,自己才能成為一個被人尊重的老兵。
石瑩的話并非沒有道理。時青云從蘭澤國等人的眼神中也覺察到一點,無意中又聽到些議論:“你看他表現(xiàn)得多好!”“以后有什么事就喊他來干,滿足他的需要?!泵慨斶@時,他就以韜光養(yǎng)晦來安慰自己,就當沒有聽到,悄悄地走開。
時青云冷靜分析了一下形勢:自己應該從根本上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這里的關鍵人物是蘭澤國。過去只把他看成是小人,見到他就心煩就窩火,根本不想理睬他。與他對著干?又成了以小人之道反治小人之身,自己也成了小人,可能還會被別人編排不是。時青云想到石林峰關于“身為秘書,待人要豁達開朗、親和友善”的教誨以及湯曉明“處理好上下級和同事之間的關系”那番話,覺得必須與他們搞好關系。怎樣才能搞好?首先必須學會忍,忍者為上。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屈求伸。那些伸著的人,誰又不是屈過來的?屈是什么?是蓄勢。打人要有力,首先就得屈手指形成拳頭,接著還得屈手臂,然后以爆發(fā)力沖出去。鯊魚如果不屈尾,就不可能以千鈞之力迅猛地獵捕食物。然后,在忍的基礎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主動向他們靠攏。
一天晚上,時青云把蘭澤國邀請到“友誼茶樓”。
蘭澤國不知時青云葫蘆里賣什么藥,進了包間,看到桌上擺著一壺上等普洱“七子餅”茶和一桌子的糕點小吃,十分高興,覺得頗有面子。他嘴里客氣說:“青云啊,咱們是同事,喝個茶搞得這么隆重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