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浪遇見神(1)

蔡康永留學洛杉磯的癲狂歲月:LA流浪記 作者:蔡康永


我把電話掛了。

我的室友,安德烈 象牙,不呼吸免費的空氣,只呼吸大麻。

安德烈 象牙,英國人,白種人,蒼白如紙的白種人,象牙小時候演過一部電影,《他鄉(xiāng)異國》里的小配角,連開口說對白的機會都沒有。可是不知怎么搞的,我竟然記得那張臉。等到開學前,我去UCLA的學生住宿服務(wù)中心報到時,我看看象牙,暗暗感到?jīng)]道理的熟悉,我哪會想到這熟悉感覺并不涉及什么前世記憶,只不過是我看過他小時候演的電影而已。

安德烈 象牙很驚訝我記得那部電影,可是他沒興趣多談他的童星生涯:“那只是我的嬉皮老媽,出賣孩子,好換取更多上等大麻的犯罪記錄之一罷了?!边@是他為他演的電影下的注腳。聽起來,他們家的習慣就是用大麻當作“度量衡單位”。

安德烈 象牙進的并不是電影制作的研究所,他進的是醫(yī)學院的藥學研究所,研究麻醉藥物的。我覺得他這也未免做得太明顯了一點。

“安德烈 象牙,你真的是來研究麻醉藥的嗎?你確定你不是來研究迷幻藥的嗎?”我問他。

“康永,虧你還是來自神秘璀璨的東方,嬉皮之祖寒山子的故鄉(xiāng),竟然會妄想要分開麻醉藥跟迷幻藥?麻醉藥解放你的痛苦,迷幻藥解放你的靈魂。你知不知道東南亞最近走紅一種藥,是我們藥界專門給獸醫(yī)閹狗時用的麻醉藥?萬流歸宗,沒有人是孤島,分什么麻醉和迷幻藥?”

“你的祖國,英國,有悠久的嗑藥傳統(tǒng),你又何必跑到加州來研究迷幻藥?”我問。

“迷幻藥的研究嘛,沒錯,我們英國算是領(lǐng)導過一點風騷,大小說家赫胥黎寫的《眾妙之門》,正是研究LSD的老經(jīng)典……”

“咦?《眾妙之門》是那個赫胥黎寫的?”

“是啊,就是寫《美麗新世界》的赫胥黎寫的啊?!?/p>

“UCLA電影系出過一號超級搖滾巨星,叫吉姆 摩里遜,不就組過一個樂團,叫做‘眾妙之門戶’的?”我問。

“正是,就是吉姆 摩里遜向我們英國的赫胥黎大佬致敬,感謝赫胥黎一掌推開了LSD的眾妙之門?!?/p>

“象牙室友,我們這位吉姆 摩里遜,后來是嗑藥嗑到掛的吧?”我問。

“康永,你們東方不是早就了解生命是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嗎?摩里遜的搖滾生命,因LSD而始,由LSD而終,不是再合適不過了嗎?什么叫‘嗑藥嗑到掛’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