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enquiro.com做了google.cn及百度搜索結果頁面實驗。參加實驗的是50個18~25歲的中國留學生,這些留學生來到美國不超過幾個星期,正在就讀語言培訓班,所以其瀏覽習慣大體上還與主流中文用戶相同,沒有受英文用戶瀏覽習慣太大的影響。這次實驗的結果如圖2-35所示。
可以明顯看出,相對于英文Google上比較規(guī)則的F型分布,中文用戶在google.cn上的瀏覽更具隨機性。雖然大體上還是呈現(xiàn)最上面的頁面關注時間比較多,越往下越少,但是中文用戶并不像英文用戶那樣垂直向下瀏覽結果,看到感興趣的結果則向右方移動目光,閱讀頁面標題或說明。中文用戶的目光更多地像是橫向隨機跳動,點擊也是比較隨機的,目光及點擊分布都更廣。
如果說用戶在google.cn上還大致符合越上面的頁面關注越多的規(guī)律,在百度上則連在垂直方向也呈現(xiàn)更多隨機特性,用戶目光從上向下并沒有顯現(xiàn)出關注時間的急劇下降,百度用戶不僅瀏覽頁面上部結果,也在頁面下部的結果上花了不少時間。在頁面底部的相關搜索上,更是呈現(xiàn)出聚集目光和點擊的情況。
按照英文用戶搜索引擎結果瀏覽習慣分析,中文用戶無論在Google還是百度上,似乎都花了更長時間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英文用戶在 Google上平均8~10s就找到想要的結果,而中文用戶在google.cn上則需要花30s,在百度上要花55s。這一方面說明中文搜索比英文搜索結果準確度低,另外也很可能是因為語言方面的差異。中文句子里的詞都是連在一起的,用戶必須花多一點時間真正閱讀標題,才能了解列出的結果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而英文單詞之間有空格分隔,更利于瀏覽,用戶很容易在一瞥之下就能看到自己搜索的關鍵詞。
在百度上滿天星似的瀏覽也可能與百度廣告和自然結果都放在左側(cè)、又沒有背景顏色區(qū)分有關,一些用戶會很自然地跳過廣告,去查看排在后面的結果。
目前還沒有見到中文搜索結果頁面的點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然,前面介紹的點擊數(shù)據(jù)不適用于中文搜索結果頁面,尤其不適用于百度??梢韵胂螅形乃阉鹘Y果點擊率沒有英文那樣急劇下降的趨勢,排在第五六位與排在第一位不會相差10倍之多。預估中文關鍵詞流量時,不能照搬英文點擊數(shù)據(jù),而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網(wǎng)站的點擊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