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這座莊院并不很大,因是祖業(yè),后人不敢大興改造,大宅大院都蓋到別處去了。陶家在倉阜鎮(zhèn)上有許多房屋,商號,產(chǎn)業(yè),在外地也有一些物產(chǎn)工礦,陶家人分散居住,各管一處。幾房陶家也有人在外面做官,許多家小跟著住在外省官府里,江西河南四川陜西都有。所以守在陶盛樓祖業(yè)上居住的,便只有各代長房長子一家。
大門口走進去好幾丈磚路,正對面是堂屋,坐北朝南,廊柱高大,飛檐威武。堂屋里朝南正墻上掛一幅巨大的工筆畫像,畫中一個老人,留一撮小山羊胡,細長的眼睛,頭冠頂戴花翎,穿著六品大紅朝服。那是陶家頭一個中了京試,在朝廷里做官的祖先。畫像旁邊掛一幅大字對聯(lián),右寫:肝腦涂地千秋勛業(yè)光天下,左寫:功名貫天萬世福德照黎庶。堂屋左右兩面墻上也掛若干小些的畫像,都是陶家祖先考中進士做官的,穿著上品的官服,頂戴花翎。幾里路外,陶家宗祠里掛的祖先畫象便更多,中了舉人的,中了秀才的,都掛在那里,各房后人每年朝拜。
堂屋左邊廂房是太家婆的睡房。里面雖有絲綢錦緞,一色精工紅木家俱,但太家婆是個持家過日子的人,屋里并不奢侈豪華。一只大床掛著帳幔,一個已經(jīng)油漆剝落四角磨圓的紅木四開門大柜橫在窗前,一排掛著四個大銅鎖,幾把鑰匙日夜不離太家婆身邊。這柜里放的是陶家多少代的帳簿子。只有太家婆叫帳房先生來算帳時,才會開柜取簿子出來看。
太家婆睡房后面接一個小走廊,順廊可以走進堂屋背后的餐廳和廚房。餐廳里自然是一張大桌,一圈坐椅,四壁花架上放著些花瓶瓷器古玩之類。餐廳旁邊接著一間花廳,太家婆用這間花廳做牌屋打麻將。一張八仙桌,幾把太師椅,兩邊數(shù)個小茶幾準備著放小吃食用的,也都是紅木精工。花廳四壁墻上掛幾幅字畫軸卷,顏真卿一幅《多寶塔碑》,點如墜石,畫同夏云,鉤似屈金,戈若發(fā)弩,縱橫有象,肥厚濃重,端莊雄偉。趙孟 一幅《壽春堂記》,乾凈利落,斬截飛動,點畫圓轉(zhuǎn),豐滿秀勁,墨氣飛潤,酣暢自然。蘇東坡一幅《赤壁賦》,端莊流麗,剛健婀娜,淳樸凝重,勁峭豪放。懷素一幅《食魚帖》,高華圓潤,放逸清勁,筆走龍蛇,紙落云煙,隨手萬變,淋漓盡致,不知和尚怎可存那般狂放的心態(tài)。
堂屋右邊廂房是太家公的外書房。太家公在外做官,不在家鄉(xiāng),常年空著。里面四環(huán)書架,放滿了書,一張大書案,紙筆墨硯,一色齊備,靠墻兩排太師椅,都鋪著椅墊。這里家俱卻都不是紅木,而是黃梨木,透著一種雅致。外書房實際是太家公在家時會友的客廳而已。他并不在這里看書寫字。外書房后面一道小門,通一個小門廊,上幾層臺階,便到了太家公的內(nèi)書房。這內(nèi)書房才是太家公看書寫字的地方。里面也是些書架書案坐椅之類,但都較為散亂隨意一些。內(nèi)書房隔壁是太家公的睡房,里面不過一張床,支了帳子,床頭一張小桌,桌上放盞油燈,燈下常年放著他曾在兩湖書院苦修的漢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和《三國志》。桌側(cè)墻邊幾把椅子,鋪了軟墊。一邊立個小柜,里面放了幾件官窯彩瓷,都是皇親國戚高官學士贈的。一冊《太平御覽》綁了一條黃綢帶,從來沒打開過,說是書里有光緒皇帝寫的兩個字,只有太家公看過。
前院里長著一棵大槐樹,總有了上百年,巨蔭如蓋,上面有喜鵲搭窩,隱在枝葉之間。左側(cè)有一排大瓦房,前邊一進一出兩間大房住的是陶家大少爺陶翼圣,我稱伯公的夫婦一家,眼下沒有人在,屋門鎖住。伯公在北京大學讀書,沒有回家。伯婆總是生病,伯公不在陶盛樓時,就回娘家去住。后面兩間屋是已出嫁了的大姑婆二姑婆在娘家時住的,一人一大間。里面什麼樣,沒人曉得,兩個姑婆脾氣古怪,從不準人進屋去坐。前院右側(cè)也有一進一出兩間瓦房,住陶家二少爺,我的家公?,F(xiàn)在披紅掛彩,布置成新房,剛過門還沒拜天地的新娘子,孤零零躺在里屋床上。外屋門口地下,放著新娘子從娘家?guī)淼膬蓚€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