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胡熊被曉野兔子帶到古都,把昨晚排練的理由對安迪說了一遍,安迪一樂,就讓他打廚房了。古都不要男招待,但洗碗工胡安最近提出辭職,廚房正好缺人。既然是曉野兔子介紹的,招進(jìn)來自然皆大歡喜。一切就這么順理成章。安迪從儲藏室角落里翻出一件圍裙扔給胡熊,讓他不要穿白襯衣黑褲子黑皮鞋了。以后穿舊衣服來上工就可以啦。他把胡熊帶到廚房交給了堂哥。你是叫小胡? 是的,小胡。然后他把堂哥拉到旁邊嘰哩咕嚕說了一通閩南話,其間對胡熊指指點點。然后胡熊便在廚房上班了。
那從明天開始咱們就坐您的車了?當(dāng)晚下班后曉野兔子說。
呃?哦,沒問題。您喜歡坐我的車,我很榮幸。
您車上可以聽音樂??!我可以提供唱片。
上班頭幾天里,胡熊每次在古都洗碗池邊的醬油桶上坐著休息,都會檢討自己為何不適合打招待。上海餐館的回憶在廚房的烘烤中迅速蒸發(fā),但還留著些印跡。比如,胡熊一直記得老板借給他的那副皮馬甲,每道縫線上都嵌滿油膩,可以拿去燒一鍋好湯。他穿著嶄新的白襯衣,好像器宇軒昂的指揮,套上這馬甲,立刻變成沒落大戶的老管家。那家店由老板娘坐鎮(zhèn)收款臺,老板跟招待們一起跑堂,偷懶比登天還難。
干起活來,胡熊覺得自己更像喜劇演員。其他男招待在桌子和廚房間往來穿梭時,他在過道中央彷徨著東張西望――老板娘不止一次要他眼睛勤快。遠(yuǎn)處有客人向胡熊微笑,他也向他們微笑,直到看見他們招手,才如夢方醒急忙趕過去。
胡熊喜歡數(shù)字。他最喜歡的客人是那些按編號點菜的人。若是客人用英語說那些菜名,他聽不懂,而且會忍不住傻樂――他骨子里就沒有勞動者的謙卑和敬業(yè)。胡熊認(rèn)為這其實不能怪自己,那些菜名像是粵語和英文雜交的怪胎,非要顧客在菜單上指點,他才能記下來。胡熊喜歡數(shù)字,卻總是記不住桌號。然后老板娘等人只能急躁地問:那桌老美?那桌老黑?那桌老墨?那桌老中?
胡熊在餐桌、柜臺和廚房間穿梭時總是精神抖擻,疾步如飛,但經(jīng)常與其他男招待發(fā)生擦撞,令他們肩上的托盤搖搖欲墜。胡熊不明白他們?yōu)楹我獑问謱⑼斜P舉在肩上,像手托炸藥包的戰(zhàn)斗英雄。他總用兩只手把托盤抬在胸前,這樣顯然更穩(wěn)當(dāng)。他隨即明白過來:若是單手托盤便能有一只手上菜,而他只能先把托盤放下才能上菜。問題是桌上經(jīng)常沒地方放托盤,特別是一次上幾道菜的時候――他只能先把托盤放到旁邊沒有人的空桌上,然后再把飯菜端過去。如果附近沒空桌,就只能一盤一碗從廚房挨個端,一桌要跑好幾次。客人們能看出胡熊是新手,所以只是微笑著注視他。雖然他們最后還是會給小費,老板娘的臉總耷拉得厲害。有那么幾次,她忍無可忍從收款臺后竄出來幫胡熊端菜,他空著手在她身后像個無所事事的跟班。
不過胡熊的膽子還是很大的,比如那次老板親戚一伙八人來吃飯,他把廚師為貴客們特地烹制的一大盆湯端到了桌子中央?yún)s不知道該往哪擱。熱氣騰騰的湯高高在上晃蕩著,像即將空投的燃燒彈,眾人停止談笑,都張嘴盯著這盆湯,老板趕緊跳起來,口中嚷嚷著接過去,把自己的茶都碰翻了。在客人們的干笑聲中,老板娘狠狠瞪了胡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