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渴望關注。而我似乎不只是他的娛樂:我是可以認真對待他的人。將我的研究基于某人一時的心血來潮,我還沒有考慮過其中的弊端。不過我們可以繼續(xù)往來,這一前景讓我有點飄飄然了?!皼]錯,”我說,“約翰 亨利 陶倫斯(John Henry Torrance)的生平和時代。你覺得如何 ”
“不錯,不錯,”他停了一下,“好吧,滾出去,滾吧?!?/p>
我開車門的時候,他伸出了手。我搖了搖它,并向他點點頭。
我向北前往湖泊區(qū)的短途散步現(xiàn)在就要變成一個更長的,通常是乘公交車到羅伯特 泰勒之家的往返了。但是由于遷居的影響,說他必須要消失幾個星期。我決定利用這段時間研究一下一般的住宅計劃區(qū),尤其是羅伯特 泰勒之家。
我了解到,芝加哥住宅局在1958―1962年之間建造了這一住宅區(qū),并以代理處首位非裔美國人主席的名字命名。它的規(guī)模相當于一座小型城市,有四千四百套公寓,居住了大概三萬人。在1930年代與1940年代的大移民中,南部的貧窮黑人都來到了大芝加哥。這就迫使這座城市必須要容納他們。
最初,這一計劃區(qū)被寄予了相當大的希望,但是它很快就陷入困境。芝加哥的政客們將這一計劃區(qū)四四方方地安置在本已擁擠不堪的黑人區(qū),以便為城里的白人社區(qū)節(jié)省空間――黑人行動主義者對此憤怒不已。城市設計者抱怨說,二十八棟建筑只占據(jù)了九十六英畝土地的百分之七,留下了一大片狹長的開闊地,將這一計劃區(qū)與更為開闊的社區(qū)隔離開來。建筑師們則聲稱,雖然這些建筑基于著名的法國城市規(guī)劃原則,但它們也令人厭惡,而且事實上從一開始就不適合人類居住。
另外,最引人矚目的是,執(zhí)法部門認為羅伯特 泰勒過于危險,不適合巡邏。警方不愿意提供保護,除非租戶們能遏制他們的犯罪行為――并且在警察出現(xiàn)的時候,不再投擲瓶子或是向窗外開槍。
在報紙的頭條中,羅伯特 泰勒仍然被冠以各種稱號:“剛果希爾頓”、“地穴”,以及“沒有父親的世界”――這是在它還有點新的時候。到了1970年代末期,情況更糟糕了。更多有著穩(wěn)定工作的家庭利用了民權運動的成果,搬進了芝加哥先前被隔離開的區(qū)域,而留下來的人們則毫無例外地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令人震驚的是,羅伯特 泰勒居然有百分之九十的成年人說,福利――包括現(xiàn)金的分發(fā)、食品券,以及醫(yī)療補助――是他們惟一的收入來源,而且甚至到了1990年代,這一比例也未降低。在當?shù)刂挥袃杉疑鐣罩行模瑸閷⒔鼉扇f名兒童提供服務。建筑物開始破敗,由此引發(fā)的電梯事故至少曾導致六人死亡。
在我剛到芝加哥的時候,即在1980年代末期,羅伯特 泰勒習慣上被認作是芝加哥的“黑幫與毒品問題”的中心。這是城市里的媒體、警察以及學術研究者們沿襲使用的慣稱。城中這片最貧窮的地區(qū)大部分都被諸如黑暗之王這樣的街頭幫派控制著。他們的賺錢手段不只是毒品交易,還有敲詐勒索、賭博、賣淫、出售贓物,以及無數(shù)其他的法子。這是非法的資本主義。它高速運轉著,為各種幫派的大老們網(wǎng)羅到少量的財富。在報刊雜志中,黑幫老大們通常被描繪成擁有數(shù)百萬的財產。這可能一直都是夸大,不過確實也曾經(jīng)有警察在搜查幫派老大的家時,起獲過幾十萬的現(xiàn)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