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隔代教育中的參謀,老人在單親隔代教育家庭中如何配合單身父母進行家庭教育呢?和雙親家庭相比,單親家庭的隔代教育將面臨更繁重的任務,因此,老人不妨多為單身兒女著想,多在孩子身上下工夫。
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兒女婚姻失敗,許多老人比以前更愛嘮叨了,對孩子的感情也會發(fā)生變化,變得更加溺愛孩子了。而孩子經歷了父母離異之后,性格會改變很多,不僅缺乏安全感,接人待物還很暴躁,對老人的嘮叨很容易產生敵對情緒,對父母更加嚴格的管教也會產生更強的叛逆心理。因此,老人要幫助單身兒女照顧好孩子,必須從孩子的心靈入手,進行心和心的交流。
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受苦,因此,激勵是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品格的最佳方法。面對痛苦,孩子都會產生逃避的想法,但是逃避沒有用,能夠改善處境的途徑唯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在這種心理基礎上,老人只要稍加引導和激勵,就能使孩子產生巨大的動力,自覺地把各方面發(fā)展好。當然,這種做法要取得成效,老人必須克服自身的一些不利于隔代交流的不足之處。
面對兒女婚姻的失敗,許多老人經常大發(fā)感慨。這會給本來心靈已經受傷的孩子帶來更多的傷害,導致孩子對老人產生敵對情緒。因此,老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感慨世事的變遷,而應該為孩子做出積極、樂觀的表率,影響孩子的心理。在這個基礎上,老人才能有效地激勵孩子。
父母婚姻的失敗帶給家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對單身父母來說,更大的壓力或者更復雜的家庭關系會占據(jù)他們的身心,使他們教育孩子的時間變少了;對老人來說,兒女本來應該肩負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但是離異之后,老人不得不肩負起教育孩子的部分責任,這樣一來,雖然單身父母可以減輕一些負擔,但是隔代教育的危害也就更大了;對孩子來說,父母婚姻的失敗很容易導致孩子在做人、做事上的失敗,比如變自卑了,變內向了,變暴躁了,等等,這些都是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不良因素。要消除這些因素,單身父母和老人必須更加注意分工合作,使孩子在不健全的家庭中盡量感受到健全,安全度過心靈成長的關鍵時期。
11.婆媳不和對孩子的壞影響——讓孩子成為家庭的紐帶
俗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婆媳關系難處的確是千家萬戶一本難念的經。在隔代教育家庭中,婆媳不和對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影響呢?有什么應對之策改善婆媳關系,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呢?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因此怎么教育孩子是婆媳不和的一個重要因素。圍繞教育孩子的婆媳矛盾經常讓父親和孩子不知所措。對父親而言,要勸解婆媳矛盾非常困難,一方面手心手背都是肉,幫誰都不好;另一方面,婆媳都是為了孩子,雙方的出發(fā)點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對的。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做父親的不能平衡好婆媳關系,遭殃的將是孩子。媽媽和奶奶吵架,該聽誰的呢?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知道該聽誰的。更加不幸的是,有些媽媽還挑撥孩子和老人的關系,有些老人也挑撥孩子和媽媽的關系。這樣一來,孩子變成婆媳爆發(fā)矛盾的導火索,這個說要這樣教育孩子,那個說要那樣教育孩子,誰都不相讓,雙方都希望把孩子拉到自己這邊來,并且唆使孩子怨恨另一方。在兩面夾擊之下,孩子的內心是很痛苦的,他們不希望看到兩位親人變成仇人,也不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傷害任何一方。他們希望兩位親人能和和氣氣,給自己帶來歡樂,而不是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