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諧的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環(huán)境(21)

隔代教育的42條對策 作者:古立言


體力消耗不僅指跟著孩子跑,還包括洗孩子的臟衣服。相比之下,給孩子洗衣服、洗澡更加累人。這便帶來了影響祖孫兩代關(guān)系的第二個問題:是選擇少讓孩子玩,讓老人輕松些,還是寧愿自己或老人累一些,也要讓孩子玩得快樂些呢?在這個問題上,身為父母很難平衡,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好動的天性,另一方面也要孝敬父母,讓父母安享晚年。那么,父母該怎樣做才能兩方面兼顧呢?

從為了孩子的目的出發(fā),父母應(yīng)該選擇寧愿大人累一些,也要讓孩子快樂些。這里說的大人,包括父母和老人,而且主要是父母。之所以讓老人也分擔一部分體力消耗,是因為父母工作繁忙。讓老人分擔洗一些好洗的衣服,既充實了老人的晚年生活,又照顧了孩子,還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一舉多得。有條件的父母可以買兒童洗衣機。從效率和效果兩方面平衡的話,兒童洗衣機大大減輕了大人的負擔,但一些厚重的衣服,還需要大人消耗一定的體力。

老人離開鄉(xiāng)村,來到城市幫助兒女照顧孩子,生活質(zhì)量提高很多,但是一些寶貴的東西也丟失了,比如親近大自然。父母和孩子同樣有很深的感觸,城市生活豐富,但是缺乏了激發(fā)孩子好動天性的自然因素。這便是影響祖孫兩代關(guān)系的第三個問題。為了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父母應(yīng)該在節(jié)假日多帶老人和孩子去公園、郊區(qū)走走,這對老人和孩子都很有益處。對老人而言,可以滿足他們對自然環(huán)境的思念之情;對孩子而言,可以激發(fā)孩子好動的天性,滿足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讓孩子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玩得更開心;對一家人而言,暫時離開喧囂的城市,尋找一片感覺的凈土,是必需的。

晨晨生活在北京這個大都市,他是一個很愛玩的男孩。但是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平時他只好自己在家里的地板上玩。他的玩法很多,摸爬滾打樣樣有。他最喜歡坐在地上,然后用手撐地,一點點地移動屁股。這樣爬經(jīng)常把小屁股弄臟,褲子就更不用說了,就跟拖把似的。爸爸媽媽回到家看到孩子這個樣子,既心疼又無奈。

經(jīng)濟條件好起來之后,他們把孩子的爺爺奶奶接了過來。有了爺爺奶奶的陪伴,晨晨玩得開心多了。爺爺奶奶身體硬朗,所以經(jīng)常帶著孩子在小區(qū)里玩。出于安全考慮,他們沒有帶晨晨到更遠的地方玩。時間長了,習慣了開門見山的爺爺奶奶覺得整天在小區(qū)里晃來晃去有點憋悶。晨晨的爸爸靈敏地捕捉到了父母的感受。趁著一個星期天,爸爸帶著一家人到公園、野地里爬山、野炊、摘果。爺爺奶奶覺得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熟悉的田園生活,精神狀態(tài)好了很多,帶晨晨也更開心了,晨晨也玩得更開心了。漸漸地,他變得身手敏捷、思維清晰、靈氣逼人,而不像整天待在家里、待在幼兒園里的孩子那樣有一絲呆氣。

從晨晨和爺爺奶奶的事例可以看出,大自然是充滿靈性的,在自然環(huán)境里游玩,不僅可以暫時讓老人從單調(diào)的社區(qū)生活回到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田園生活,使他們的生活充滿樂趣,還可以讓孩子在摸爬滾打、玩沙子、玩水這些活動中體會自然的魅力,激發(fā)他們好動的天性,增強他們的身體靈活性,以免他們長大后變得笨手笨腳、呆頭呆腦。

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影響祖孫兩代其樂融融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在孩子快樂、老人也快樂的生活中,孩子好動的天性會被完全激發(fā)出來,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身體靈活度都會得到充分鍛煉,長大后就會形成更多的興趣愛好,擁有豐富多彩的生活,而老人的晚年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幸福。這樣做既可以孝敬老人,又可以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因此,父母應(yīng)該排除時間緊張的困難,打消怕臟怕累的恐懼,讓祖孫兩代其樂融融,讓一家人的生活和諧美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