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位焦慮癥、抑郁癥患者
人為什么選擇病的方式折磨自己,折磨家人?要分析他的現(xiàn)在,分析他與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分析他的社會處境、人生處境,還要分析他的童年,分析他與父母的關系。
一
1993年2月,我應邀做一個專題講座。共分三講,2月2日、4日、6日各一講。
每次講座前,我都和與會者進行簡短的交談。第一天講座結束后,在眾多包圍提問的人中有一位善良的中年婦女,她焦灼地問:我愛人有病,到處看也看不好,怎么辦?
什么???我一邊繼續(xù)與其他人對話,一邊問。 她答:神經(jīng)癥。
“神經(jīng)癥”是當時一般人還不熟悉的醫(yī)學概念,它泛指焦慮癥、抑郁癥等多種心理疾病。由于“神經(jīng)癥”這三個字,我在人群中轉頭看了她一眼。
她接著說:前一陣還請過有功能的人給他診治,說他身上有附體。
我給幾個讀者簽完名后,轉過身對她說:免了。
什么意思?
就是說這種所謂有功能者的治療,對他來講,免了。至于那些人的論斷是對是錯,這里不做評判。我只是說,你愛人目前不需要這種治療。
那該用什么方法呢?
主要是常規(guī)治療,包括藥物及各種理療,其中很重要的是心理分析。神經(jīng)癥有深刻的心理原因。
她說:我們給他分析了,有時候他承認,有時候不承認。
我說:患神經(jīng)癥是有心理原因的,不愿承認他人對神經(jīng)癥的正確分析,也是有原因的。
這位中年婦女激動地說:我看過您的書,我知道,他這樣病是有需要的。他得了病,就把我緊緊地拴在他身邊。這兩年幾乎把我毀了。
我說:你說到這里,開始接觸到問題的實質了,但還遠遠不夠。要再深入下去,才能看清楚他的全部病因,才能知道如何經(jīng)過一個耐心、正確的治療過程使其痊愈。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接觸。
兩天后,第二次講座時,我在開場白中提到了這次談話。
我問:這位女士今天來了嗎?
她在座位上答:來了。
我說:我對疾病曾經(jīng)下過一個非常明確的結論,也許會引起某種爭論。我的結論是:大多數(shù)人得病,都是在他需要時才得的;一個人生病,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因為有著某種“好處”。
這位女士的愛人所得的病以及得這種病的原因,我在她提出第一個問題時就有感覺了?,F(xiàn)在,我愿意再談幾句。
可以說,我知道你愛人與你的關系在疾病這個問題上是什么樣子,我甚至可以如實地描述出來。當他用這種疾病來解決他的人生問題時,或說滿足某種需要,或說獲取某種好處,或說調整家庭內的某種關系時,他表現(xiàn)出了一個男子的全部怯懦性;他甚至表現(xiàn)出一個男孩對待母親的心理狀態(tài)——威脅,耍賴,各種各樣的心理病態(tài)和表演。我不需要問你。現(xiàn)在你點頭了。我不會說錯的。全部細節(jié)我都可以想象出來。
如果你給他好處,照顧他,整天陪著他,他得到了一點滿足,但又永遠不能完全滿足;如果你看穿了,點破了,對他采取相反的、嚴厲一點的態(tài)度,他往往會用更激烈的病態(tài)進行反抗……看,你還在點頭。
這個分析還可以進行下去。整個情形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人為什么選擇病的方式折磨自己,折磨家人?要分析他的現(xiàn)在,分析你和他的關系,分析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分析他的社會處境,他的人生處境,還要分析他的童年,分析他與母親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