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脫與磊落
一個人,若放不開自己的心,即使富有四海,也是徒然困居一室而已,若放下,即使顛沛流離,身無長物,也可揮手自茲去。
李白有個很與眾不同的特點,他詩中很多意態(tài)都是動的,連停頓亦飽含急切飛揚之態(tài)。譬如:“欲上太行雪滿山,欲渡黃河冰塞川?!薄皟砂对陈曁洳蛔。p舟已過萬重山。”簡直俯拾皆是,不勝枚舉。這首《山中問答》卻是動中有靜,盡顯其悠然。
這首詩,我是當(dāng)禪詩來讀。雖然禪歷來主張不立文字,道破語言是滯障,但是思想許多時候還是需要依靠語言文字來傳達(dá)。語言文字如擺渡的舟筏,借此接近真理。至于登岸之后舍棄舟筏,那是另一重境界了。
李白的詩,天然就生動艷美,真真是麗質(zhì)天成,效顰不得。我有時不免掩卷悵然,漢字語言的魅力被他用得出神入化。這就好比習(xí)武,武功高到了極處的高手,差距只在毫厘,但個人天分所終,中間苦修登頂?shù)倪^程,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你從不見他如賈島般苦吟,就像你看不見吳道子皺著眉頭涂改畫稿,遣詞如作畫,他是隨心所欲皆成佳篇,信手拈來自臻化境。
他賦予桃花別具一格的意象,以嫣紅桃花來比對蒼茫碧山,以桃花的熱烈,來映襯清溪的明凈。意蘊卻比字面上能夠感知的更為清遠(yuǎn)。桃花落于“?然去”,象征紛繁熱鬧的念頭消弭于自在本心。與許多人流露出對桃源的渴慕不同,他指出自性具足,不去依戀傳說,妄求桃花源 這正契合了禪宗強調(diào)“不假外求”的思想。尋常的詩,能做到意在言外就很好,李白的詩不單意在言外,其境更超拔于語言。
決意要扶濟蒼生的人,首先要學(xué)習(xí)胸藏天下,所以他會一次一次歸隱山中。他是注定要出山入世的,建功立業(yè)是他的畢生意愿。歸隱不是他的歸宿,似謝安那樣?xùn)|山再起指點江山才是他追慕的風(fēng)采。他所追求的境界是游刃有余,來去自如,而非汲汲以求。
他的等待和自我節(jié)制終于有了成效,這絕頂聰明的男子,他不是一個不懂得依照世俗法則去經(jīng)營自己的人,他很懂得去經(jīng)營自己的名望。這一點他很類似謝安。天寶年間,他因道士吳筠,玉真公主,賀知章等朝中權(quán)貴的引薦入仕。
入仕之初,明皇對他極盡禮遇。到后來君臣之間有了齷齬,不諧。他也明了及時抽身遠(yuǎn)去的道理,被體面地賜金放還,沒有與恩主反目成仇,引火燒身。
他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就此了斷治世之心。他一直自認(rèn)是治世之能臣,匡扶天下之才。只可惜不為所用。明皇認(rèn)為他更好的職業(yè)是去做個名滿天下的詩人,發(fā)發(fā)清論也就罷了。
我一直覺得明皇這么做是對的。他洞悉了李白天真放誕的本性,他任性,容易被利用和傷害。雖有熱情,卻不適宜在政治的漩渦里玩刀頭舐血的兇險游戲。
他不是個政客。說到底,明皇這么去處理他,是基于對他的保護,愛惜他百代不遇的才華。
他恢復(fù)了自由身,回到了山野,攜一把銹劍,一頭青驢游走于紅塵,遙望長安一鉤殘月,月如霜,滿心寂寞一身風(fēng)塵。
有太多人為他抱怨不公??蛇@樣的結(jié)局對一個天性浪漫的偉大詩人而言,委實是最好的結(jié)局。
李白這樣的人,你忍心他在政治斗爭中不明不白地枉送性命嗎?我連想都不愿想,他是死于某一場政治謀殺,尸骨不全死不瞑目。我情愿他在家人身邊病死,情愿相信他如民間傳說的那樣是太白金星轉(zhuǎn)世,酒醉之后在船頭撈月失足落水而死。
他的后半生,依舊瀟灑卻不再逍遙。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牢獄之災(zāi),流放,赦歸,他漸漸老去,眼看昔日明主倉皇西逃,情意兩心知。不會不黯然吧。帝國坍塌了,盛世轉(zhuǎn)眼翻成斷錦。黎民奔逃,輝煌化劫灰。那份慘痛,不是親身經(jīng)歷,又如何能夠心知?
好在他失意卻不消沉,詩風(fēng)由激揚轉(zhuǎn)蒼勁,與杜甫的沉郁遙遙相應(yīng)。不得不說,是他年輕時的游歷,在山中的自省幫他奠定了厚實的精神基礎(chǔ),讓他歷經(jīng)離亂而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