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了因為這事耽過了些時間,所以次日到朱繼訓(xùn)家略遲了點兒,幾乎到在潮州府差役之后。這日了因直入朱家內(nèi)室,朱繼訓(xùn)在背后追呼,了因只當沒有聽見。才一跨進房門,回頭看時,眾衙役已擁進大門了。恰好光明丫頭聽得外面人聲出來探看,了因就自做主張,翻身將中門關(guān)上??撮T后有一條木杠,順手拖過來,牢牢的把門縫頂住。再看旁邊放著一扇很大的石磨,大約也是平日拿來靠門的。了因心想:"這門也還結(jié)實,有杠頂了已夠,他們?nèi)羰谴种貣|西撞碰,便把這石磨靠著,也無濟于事。我何不將這石磨移上去,擱在門框上?像這些吃人不吐骨子的衙差,就壓死他幾個,也不委屈。"旋想旋提起石磨,一聳身就擱在門框上面了。
光明不知道為甚么,嚇得跑進去,向朱夫人指手畫腳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朱夫人也聽得外面喧擾之聲,正要起身到中門口看看,了因已走了進來,朝著朱夫人合掌道:"尊府大禍已到眉端,貧僧是特來救夫人全家的。奈朱施主不聽貧僧言語,以致此刻被潮州衙役拘鎖在前廳。即時就要進來,捉拿夫人和小姐了。"話才說到這里,中門已被敲打得一片聲響。了因接著說道:"夫人不要慌急,貧僧已將中門關(guān)好了,一時打不進來。只看夫人有甚么要緊的東西,早些揀點出來。有貧僧在此,包管沒事,盡可從容打后門出去。"任憑朱夫人平日如何能干,到了這種時候,又聽說自己丈夫被衙役拘鎖了,接連又聽得敲的中門震天價響,那里還有主意,連話都不知道應(yīng)怎生說了,只管痛淚交流,望著了因泣道:"師傅是那里來的?可知道外子為甚么事,潮州府要派人來拘他?"了因道:"犯的不是滅門之禍,也用不著貧僧來救了。請快點兒收拾走罷。"朱夫人忽側(cè)耳聽外面道:"哎呀!老爺在外面叫光明呢。"了因連連揚
手道:"不管叫誰,門是不能開的。一開門,就全家俱滅了。"惡紫這時嚇得拉著朱夫人的衣,只是發(fā)抖,光明也抖做一團。
了因見了這大小三口兒的情形,就只索自己動手,將箱籠都拖下來,扭斷了上面的鎖,把衣服都傾出來。了因的意思,并不是尋覓細軟貴重物品,為的是恐怕朱繼訓(xùn)有甚么造反的憑據(jù)和名冊,落到衙役手里,必至拖累多人。但是傾翻了幾口衣箱,盡是衣服以及金銀首飾,并沒別的物事。了因正在翻箱倒篋的時候,眾衙役已抬著石塊,在外面撞中門。了因料想中門雖結(jié)實,也經(jīng)不得幾撞,等他們進來再走,便不能不開殺戒了。后門大約是有人把守的,且趁此時,借遁光離開了這是非場,再作去處。了因才一手握住朱夫人的手,一手將光明、惡紫兩只小手,合做一塊兒握了。喝道:"閉了眼!"瞬息已遁出了潮州城。路上自無可留連,直將三人領(lǐng)到水月庵住著。朱繼訓(xùn)殉難后,了因?qū)⑹滓彩沁\到了水月庵。
朱夫人為兒子已急成了病,這番家中更遭此慘變,又把丈夫死了,真如火上添油,那須幾日工夫,朱夫人也就在水月庵身殉朱繼訓(xùn)了。臨死時候,握著了因的手泣道:"師傅是活菩薩,只恨我沒福,雖有活菩薩,也挽不回我的薄命。不過寒舍既遭此磨劫,我就留了這條命在世間,也實在太沒有趣味。我如今丈夫遭難,兒子不知存亡下落,我死了豈不干凈?所不能瞑目的,就只覺得丟下這個又小又弱的女兒,無依無靠。承師傅的恩意,說與小女有緣,愿收作徒弟。師傅是我全家的救命恩人,我豈有不愿意之理?只因我以為年輕人出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不曾令小女拜師。并且小女當周歲的時候,他父親抱在外面,遇著一個游方和尚見了,曾摸著小女的頭頂說道:'可惜是個女兒,若是男子,將來長大,真貴不可言。便是女子,也很不凡。好生培養(yǎng),不可糟踏了。'因先夫不信僧道,不愿跟那和尚攀談,即抱了進來。那和尚的話雖不見得有憑準,但我總存心想為小女擇一個稱心如意的兒婿,如今是已成為虛愿了。唯有將小女交給師傅,一切終身大事,都聽憑師傅做主。光明丫頭雖不是我家的骨血,然自從他到我家,我不曾將他做丫頭看,他的命運也和小女此刻一般的苦,就和小女一同交給師傅,由師傅做主就是了。"朱夫人付托了這番話,才瞑目而逝。葬事自是了因辦理。從此,惡紫、光明就在182水月庵做了因的徒弟,原不曾落發(fā)。智遠和尚在衡山救了朱復(fù)和胡舜華,也是帶到這水月庵來,將胡舜華交給了因,智遠自帶著朱復(fù)到別處教練本領(lǐng)去了。
朱復(fù)和朱惡紫在患難中散而忽聚,聚而復(fù)散,自有一番悲喜情狀。只因無關(guān)緊要,用不著破工夫去寫他。光陰迅速,轉(zhuǎn)眼過了十年。但是在下寫到這里,卻要另從一方面寫來了??垂賯儾灰约?。
且說廣西桂林有一個姓唐的文士,名叫采九,家中有十多萬的產(chǎn)業(yè),唐采九少年科第,二十六歲就成了進士。人品也生得飄逸出群。廣西、廣東大戶人家有女兒不曾字人的,都爭著到唐家說合。唐采九的父母因兒子的年齡已大,又已成了名,不便干涉兒子的婚姻。唐采九存心非得才貌俱絕世,又曾親眼看見的,寧肯一輩子不娶妻。因此因循到二十六歲,尚沒成親。
這時正是清明佳節(jié),唐采九獨自閑步到郊外踏青。芳春永晝,花草撩人,微風舞蝶,弱柳穿鶯,唐采九是抱著滿腔情思無處使用的人,對著這惹人春色,心中總不免發(fā)些遐想。信步行來,不覺已走到離桂林城十里以外,兩腿漸漸有些力乏了。正待回頭向歸途上走,只因脆弱文人一氣走了十來里路,不能不揀個地方坐著休息休息。遂在路旁一塊青石上坐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