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回 奇風(fēng)俗重武輕文(1)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話說楊繼新回頭看身后立著的,也是一個須發(fā)皓然的老叟,身量比在路上遇見的老頭高大,面貌便不似路上遇見的老頭慈善。臉上微帶些怒容,望著楊繼新?了一聲,說道:"我看你也像是一個讀書人,難道不懂得非禮勿視,非禮勿動的道理?你在這里窺人閨閣,有何道理可說?"楊繼新在富貴人家長大,平日不曾有過非法無禮的舉動,面皮甚是軟嫩。此時做了這心虛不可告人的事,老頭發(fā)見了便不言語,他也要嚇得面紅耳赤,怪難為情,何況這老頭嚴(yán)詞厲色的質(zhì)問他呢?只問得他羞慚無地,恨不能學(xué)路上遇見那老頭的樣,一轉(zhuǎn)眼就隱藏得無影無蹤。然既對了面,不能因面上羞慚便不回答,只得定了定神,說道:"我是外省人,初從此地經(jīng)過,因迷失了路徑,誤走到這山上來了。一時疲乏,借此地蹲著歇息一會兒。偶然看見這園里的景致甚好,順便窺看了兩眼是實。并不見有甚么閨閣,我也沒存著窺人閨閣的心。老丈不可錯怪我。"老頭聽了,略轉(zhuǎn)了點兒笑容,說道:"你還抵賴沒窺人閨閣,何不索性說人的閨閣窺你呢?我且問你:你是哪一省的人?來此地干甚么事?是不是實在的讀書人?"楊繼新見老頭說話的聲音和緩了許多,心里就安定了些兒,不甚害怕了。隨口答道:"我是廣西人,家中也還有些產(chǎn)業(yè),從小就隨著先大父在任上讀書。只因近年來中途喪偶,在家抑郁無聊,想借著出外游覽名山勝跡,散一散愁懷。離家已有了三年,才輾轉(zhuǎn)得到此地。我心思只在搜奇探勝,并不干甚么事。我不是狂且浪子,偶然的過失,望老丈寬宥,不加罪責(zé)。"老頭打量了楊繼新幾眼,說道:"既是如此,你也可算得一個雅人。老夫平生最契重實在的讀書人,只苦于住在這種文人絕跡的地方,終身見不著一個讀書種子。很好,很好。你與我總算有緣,所以你會迷路走到這里來。這下面便是寒舍,不嫌棄就請同去。我好稍盡東道之意,以表我契重讀書人的心。"楊繼新自是喜出望外,也不肯假意推辭。老頭一伸手,便將粉墻上的門推開了,先塞身進(jìn)去,楊繼新緊跟在后。心想原來這門是虛掩著的,并沒門鎖。我若早知如此,剛才見一對玉天仙走了,我情急忘形的時候,怕不推門追下去嗎?一面這們思想,一面跟著老頭走過了花園,剛才聽得拍的一聲關(guān)上了的門,也經(jīng)老頭一推,就啞然開了。老頭將楊繼新引到一間精雅絕倫的書房,分賓主坐下,即有個十四五歲的標(biāo)致丫鬟,送茶進(jìn)來。楊繼新偷眼看這丫鬟,不是在園中所見的,雖不及那兩個小姐如天仙化人的一般姿首,然妖艷之容,已是楊繼新平生所罕見的。心想:怎么絕世姿容,都聚集在這一處呢?

老頭讓了茶,開口說道:"這地方的風(fēng)俗習(xí)慣,從來是重武輕文的。無論甚么人家的子女,都得延聘武教師,在家教習(xí)武藝。唯有我生成的脾氣,最恨是有力如牛的武夫,粗野不懂道理,動不動就揎拳捋袖,嗔著兩眼看人,膽量小些兒的,一嚇一個半死。至于女孩家,長大嫁人,應(yīng)該以溫柔和順為主。練會了武藝,有甚么用處?難道在娘家就教會把勢,好去婆家打翁姑丈夫么?

"我的老妻亡過好幾年了,本有意想續(xù)娶一房,以慰我老景。無奈這地方的女子,沒有不是練得武藝高強的。他們果然不愿意嫁我這個文弱的老頭,就是我也不敢娶他們那些壓寨夫人的繼室。我老妻只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我情愿絕滅后代,也不續(xù)弦,就是因這地方好武的緣故,我兩個小女也是因為不曾練武的緣故,都已成年了,尚不曾有人前來說合。不過我既不歡喜練武的人,兩個小女也是和我一般的厭惡。即令有人來說合,除了遠(yuǎn)處人,沒沾染這地方惡習(xí),實在是讀書的兒郎,年齡相當(dāng),我才肯議親。若是本地方的,我情愿將兩個小女養(yǎng)在家中一輩子,也不忍心送給那些粗386野之夫手里去受委屈。

"這地方上的人,因見我一家人不與他們同其好惡,都似乎不屑的樣子,不肯和我家往來。我正樂得眼前干凈,巴不得那班野牛,永遠(yuǎn)不上我的門。我不但不歡喜練過武藝的男子,即不曾練過武藝的,不讀書總不免鄙俗。我也看了心里不快活。所以我家中伺候的人,盡是女子。生得丑陋的女子,行為舉動討人厭,也和粗野的男子一樣,養(yǎng)在家中,恐怕小女沾染著惡俗之氣。因此舍間的丫鬟,雖未必都美好絕俗,然粗手笨腳,奇形不堪的也沒有,這些丫鬟,我都費了許多手腳,從外府外縣買到這里來,本地方的,一個也用不著。"老頭談?wù)撨@些話的時候,神情很像得意。楊繼新不好怎生回答,唯有不住的點頭應(yīng)是。老頭說了這一大段話,才問楊繼新姓名身世。楊繼新一一照實說了。老頭表示著十分高興的樣子,說道:"難得你是個外省的讀書人,年紀(jì)又輕,容貌又好,更難得又是膠弦待續(xù)的人。我想把第二個小女,贅你到我家做女婿。我也不備妝奩,就將我所有的產(chǎn)業(yè),平分一半給我女兒。不知你的意思怎樣?"楊繼新聽了這話,仿佛覺得是做夢一般,心里幾乎不相信真有這種好事。只是眼中所見種種類類的景物,都是真的,確不是做夢。只得慌忙立起身謝道:"承丈人不以草茅下士見遺,唯有感激圖報于異日。"老頭喜道:"如此,我可了卻一樁心愿了。我方才已向你說過:我家雖住在這地方,只因和地方上一般人的好惡不同,大家都不往來。像我們這種門第的人家,招贅婿到家里來,無論如何節(jié)儉,也得選時擇日,懸燈結(jié)彩,遍請親戚六眷,鄰里鄉(xiāng)黨,備辦上等筵席,大家熱鬧熱鬧,才可以對得起女兒、女婿,才可以免得了世俗人的嘲笑。"不過我這里的情形不同,我的親戚六眷都居住在數(shù)百里以外,不容易通個消息。就是他們知道我家辦喜事,遙遙數(shù)百里山川阻隔,也不容易前來慶賀。而且我為著小兒女的事,發(fā)動親戚六眷,遠(yuǎn)道跋涉而來,我心里也覺不安。親戚六眷既不能來,鄰里鄉(xiāng)黨又如方才所說,素來不通慶吊,我便備辦無數(shù)的上等酒席,有誰來吃呢?張皇其事,反為沒趣。好在你是一個雅人,沒有世俗之念,至于第二個小女,更是天真爛漫,絲毫沒有世俗姑娘們的齷齪心想。我活到六十多歲,從來不信甚么年成月將。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