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回 靠碼頭欣逢戚友(2)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于今,卻要敘述看官們心里時時刻刻記著的八月十五了。在第一集第四回書中,金羅漢呂宣良到柳大成家,傳授柳遲一部《周易》的時候,不是當(dāng)面約了柳遲于明年八月十五日子時,到岳麓山頂上云麓宮大門口坐著等候他的嗎?此時書已寫到第五十五回了,一個字也不曾提到那八月十五日子時的事上面去。并不是在下把那一回事忘了,實在自第四回以下的書,從向樂山、解清揚在玄妙觀看見朱復(fù)起,都是補寫以前的事,并不曾寫到呂宣良所約八月十五日的時期上來。直到此刻,才是時候了。閑話少說。

且說柳遲自從得了呂宣良賜的那部周易,日夕不輟的口誦心維。初讀的時候,多不能了解,看了呂宣良的注釋,也是茫然。但他抱定一個熟能生巧的主意,不問自己能理會與不能理會,盡管周而復(fù)始,一遍一遍的讀下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何況柳遲是個生有慧根的人,自然漸久漸能領(lǐng)悟,窮研幾個月之后,心境不知不覺的一日開朗一日,憑著所心得的理解,占測天氣陰暗風(fēng)雨,在三日之內(nèi),異常準(zhǔn)確。柳大成夫婦中年才得這一個兒子,家中產(chǎn)業(yè),雖不能說是豪富,但已是小康之家了。他夫婦所希望于柳遲的,不在能賺錢謀衣食,只想他能認真讀書,圖個上進之路。誰知柳遲生小就與尋常小孩不同,種種舉動,以普通的眼光看來,都得罵他一句毫無出息的孩子。自柳遲從清虛觀由楊天池護送回家后,接著有清虛道人來探視,呂宣良來賜《易經(jīng)》。柳大成聽了兩奇?zhèn)b的言語,看了兩奇?zhèn)b的舉動,才覺得自己兒子不是尋常沒出息的。不過大成夫婦的心理,對于柳遲有兩種希望:一種是方才說了的,希望柳遲能圖個上進,飛黃騰達,光復(fù)門庭。二種就是希望從速替柳遲娶個媳婦,他夫婦好早日抱孫。今見柳遲舉動奇異,所結(jié)交的是清虛道人、呂宣良這類怪人,希望他讀書發(fā)達的念頭,是不能不自行減退的了。只是不發(fā)達還可以,不娶妻生子,是關(guān)系柳家宗祀的,斷不能馬虎聽柳遲自便。

這日,柳遲的母親問柳遲道:"你知道人生的第一件不孝的事,就是沒有兒子么?"柳遲連忙答應(yīng)知道。他母又問道:"你要如何才有兒子呢?"柳遲道:"要討老婆才會養(yǎng)兒子。"他母親笑著點頭道:"是呀,好孩子。知道這道理就得哪,你父親現(xiàn)在已快要替你討老婆了。"柳遲道:"不行,父親替我討的,不是我的老婆。我老婆得我自己討。"他母親聽了,詫異問道:"你這是甚么話,從來兒子討媳婦,是由父母做主的。你于今小小的年紀(jì),知道些甚么?如何能由你自己討?并且你何以知道你父親替你討的,不是你的老婆?"柳遲道:"我自然能知道,絕不敢欺騙你老人家。"他母親因他平日預(yù)言氣候陰晴寒暑及一切人事變遷,十九奇驗,遂又問道:"你自己討老婆,在甚么時候?"柳遲搖頭道:"早呢。"他母親道:"是得早些討進來才好,我和你父親望孫子的心思很急切,巴不得你早一年討媳婦,好早一年得孫子。"柳遲道:"我442說早,不是討的早,是說討來的時候還早。我推定我的媳婦,今日還不曾離娘胎,不是差討來的時候還早嗎?"他母親道:"胡說!今日還不曾離娘眙,那不是等到我和你父親死了,葬在土里,腳桿骨可翻出來打鼓的時候,你還不能討老婆嗎?自從那個頂上沒有毛的老頭無端跑來,送了那本撈什子書給你之后,你就終日躲在書房里,失魂喪魄似的,一陣一陣發(fā)呆,于今越弄越說出些鬼話來了。旁的事不妨由你,這替你討媳婦的事,不是當(dāng)耍的,不能由你自己胡鬧。此刻在你父親跟前替你作合的,已有好幾個人,我就要你父親揀相當(dāng)?shù)亩ㄏ聛怼?柳遲道:"便是父親定下來,也不中用,徒費心機而已。"他母親不悅道:"替兒子娶媳婦,是凡有兒子的都免不了的事。怎么說是徒費心機?我和你父親,就只你這一個兒子,若依你的性子胡鬧下去,怕不絕了我柳家的香火嗎?"柳遲見自己母親生氣,便嘆了一聲說道:"孽障,孽障。"嘆罷,即退了出來。他母親也不理會,自去和柳大成商量定媳婦的事。

湖南的風(fēng)俗極鄙陋,凡是略有資產(chǎn)的人家,不論如何不成材的兒子,從三五歲起,總是不斷的有人來做媒。若是男孩子生得聰明,又有了十多歲,百數(shù)十里遠近有女兒的人家,更是爭著托了情面的人出來做媒。每有為父母的,因為來替兒子做媒的人太多了,難得應(yīng)酬招待,就模模糊糊的替兒子定下來,好歹聽之天命,只圖可以避免麻煩。柳大成只有一個兒子,雖沒有這種圖免麻煩的心理,只因見柳遲從小行為特異,平日待人接物的禮節(jié)以及家庭瑣屑的事,好像全不懂得的樣子,以為若能替他娶一個賢德的媳婦,慢慢的勸導(dǎo),必能將柳遲引上為人的道路。因此夫妻同一心理,急想將柳遲的親事辦妥。不過一時得不著相當(dāng)?shù)模坏昧粜奈锷选?/p>

柳遲的姨母,嫁在新寧縣巨族劉家。有個女兒名細姑,年齡比柳遲小兩歲,德言工貌都好。柳遲的母親,早有意定做自己兒媳。只因劉家世代做官,聲勢甚大,柳大成雖也是個讀書人,但不曾發(fā)跡,家業(yè)又非豪富,恐怕劉家嫌是小戶,不愿結(jié)親。劉細姑的父母,倒沒有這種勢利之見,只為細姑的年齡尚幼,許人還早。而柳遲自從八九歲的時候,曾跟著他母親到過新寧一次之后,為路遠不曾去過二次,細姑父母也沒到柳家來。在一般世俗人的眼光看柳遲,沒有不罵他是一個沒出息的孩子的。細姑的父母沒聽得有人稱贊柳遲,也就想不到結(jié)親的事上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