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六回 盧家堡奇?zhèn)b搶門生(2)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他舅父懂得些堪輿之術(shù),帶了個羅盤來,教三人引他到墳上去看。三人都誠惶誠恐的,生怕舅父盤問裝殮時的情形。他舅父到墳上一看,孫開華那時靠近他舅父站著,他舅父猛不防朝著他就是兩個嘴巴,打得孫開華更加慌了,以為用蘆席包葬的事,必然被舅父看出來了,嚇得跪在地下叩頭。正待認罪說該死的話,他舅父已跺腳說道:"你這東西,不是不知道我懂地理,你母親葬墳,為甚么不等我來看過再葬!你知道這地方,是一個大富大貴的好所在么?于今可惜都被你們這三個不孝的東西弄壞了,已走泄了地氣,不中用了。這種地名叫'豬婆地',不能用棺木衣衾裝殮好了去葬的,只能用草包了,還不能深葬,只能入土一尺五寸,就得掩埋。我悔不該拿十兩銀子給你,使你們好買衣衾、棺木。"孫開華聽到這里,就截住問道:"不用草包,用蘆席包了葬的,使不得么?"他舅父見這話問的奇怪,連忙反問道:"是用蘆席包了葬的嗎?"孫開華便將歸途遇賭博朋友以及種種情形說了道:"我兄弟因恐怕你老人家跑來看見。不敢掘深了耽擱時間,果只掘了一尺五寸深,就匆匆撥土掩埋了。"他舅父聽了,心中明白是有神助,他兄弟必然發(fā)達。

那時,正是洪楊之亂才發(fā)動不久,湖南各地招兵,孫開華兄弟就去投軍。孫開華投在鮑春庭部下,仗著生性勇敢,武力絕倫,每次臨陣,必勇冠三軍,斬將搴旗,所向無敵。論功行賞,每打一次仗,升一次官。不到幾年,已做到提督軍門,賞穿黃馬褂。只是孫開華的官雖做到提督軍門,性情、舉動卻還和未曾做官一樣。打仗的時候,果然是與士卒一般裝束,一般的起居飲食。就是不打仗了,也絲毫也沒有官派。時常提著大壺的酒大缽的肉,到營盤里找著一般會武藝的兵官,大家痛飲暢談。他軍隊駐扎的地方,必打聽有不有會武藝的人。只要有會些兒武藝的,孫開華必延納到營盤里來,談?wù)撊?。真有能為的,就留在營中,好好的安插位置,到處如是。后來這情形越傳越開了,有許多身抱絕技的人,知道有這條出身的道路,從多遠的趕到孫開華駐軍的地方來。

這時孫開華已做了廈門提督。衙門里會武藝有能為的人,一時沒有相當(dāng)?shù)匚话膊宓模€有百數(shù)十人。只得另設(shè)一個護衛(wèi)的名目,將這許多有能耐的人都充當(dāng)護衛(wèi)之士。但是,這種護衛(wèi)隊,應(yīng)該有一個最有能為的人當(dāng)隊長。然而百數(shù)十人個個都是身懷絕技,自以為了不得的人,誰肯佩服誰,誰肯居誰之下呢?在勢又不能各顯本領(lǐng),大家較量一番。

孫開華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試驗本領(lǐng)強弱的方法來。對這一百數(shù)十個衛(wèi)隊說道:"看你們各有甚么絕技,一個一個顯出來,由我來評判高下,不許爭論。經(jīng)我評判之后,認為可以當(dāng)隊長的,再看你們服也不服,有誰不服,就請誰出頭較量一下。"一百數(shù)十人都說這方法很好。于是有一個人出頭說道:"我的本領(lǐng),須用十石大豆方能顯出來。"孫開華即教人備辦了十石大豆,問他怎生顯法?這人將十石大豆都傾在一個大廳上,平鋪了三四寸厚,脫出一雙赤腳來,在大豆上走了一路過去??此嗄_所踏之處,大豆都被踏得粉碎了,回身走一路過,也是如此。連走了數(shù)十百遍,十石大豆中所存留的整粒,不到十分之一了。衛(wèi)隊中許多人看了,都同聲贊好。孫開華也說:這個漢子的本領(lǐng)了得,忙問姓名、籍貫,原來這人是山東蓬萊人,姓曹名金亮。孫開華正待說曹金亮這種本領(lǐng)可以當(dāng)這隊長了,只是話還不曾說出口,隊中又走出一個人來,說道:"這種本領(lǐng)算不了甚么,我有十石面粉,便能顯出我的能為來。"孫開華大笑道:"好的,好的,一個十石大豆,一個十石面粉,這一隊人的本領(lǐng)顯過之后,我倒可以開設(shè)一個很大的糧食行了。"說得左右的人都笑起來。孫開華繼續(xù)道:"也罷,既是要十石面粉才能顯出能為,就辦十石來罷。"不一刻,照數(shù)辦來了。這人也是傾在一處地下鋪得平平的,卻不打赤腳,反著一雙有鐵釘?shù)钠ば?,從容在面粉上走了一路過去。腳落處,不但沒有腳印,連釘子的印也沒有。來回不停步的走了無數(shù)次,始終沒一腳踏下一點兒痕跡來。孫開華看了贊不絕口,向曹金亮:"心服不心服?"曹金亮承認這人的本領(lǐng)比自己高,心服了,愿意讓隊長給他當(dāng)。這人很得意的說出姓名籍貫來,是福建長樂人王允中。孫開華恐怕更有本領(lǐng)高強的,不敢就說出委王允中當(dāng)隊長的話,只望著隊中問道:"有本領(lǐng)更比王允中高強的,可快出來試一試。"話未說了,果然又從隊中出來一人,對王允中笑道:"老哥輕身的本領(lǐng)高是很高,512不過還沒有到絕頂。老帥養(yǎng)了兩只大猴子,求老帥打發(fā)人牽出來,試試我的能耐。"孫開華那時在提督衙門里,不僅養(yǎng)了二只大猴子,并喂養(yǎng)了許多的飛禽走獸。兩只猴子的身體立起來都有三尺多高,平日用鐵鏈鎖著,還關(guān)在鐵籠里面。此時牽了出來,問這人怎么試法?這人要了十串長短不一的鞭爆,從一百響到一千響。先取了一串一百響的,用線縛在猴背上,解了鎖鏈,對孫開華說道:"這猴子的背上鞭爆一點著,放開手來,他必嚇得飛跑。我能不等到一百響鞭爆響了,就將他擒回來。擒回來又縛上二百響,點著仍放他逃走,我也能恰在鞭爆響了時,又將他擒捉到手。一連十擒十縱,鞭爆響歇后才擒住,不算是能為,擒到手后,鞭爆還響著沒了,也不算能為。"孫開華心想:這猴子從來沒解放過,背上就不縛鞭爆,都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擒捉得住的,何況點上一串鞭爆呢?心里如此思量時,這人已點著了鞭爆,將猴子放開了。這猴子被鞭爆一嚇,脫手就竄上了一株大樹,在樹枝上亂梭亂跳。這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張紙剪的人兒,用線系在猴尾巴上一樣,緊緊的跟定那猴。猴梭到這個樹枝,人也跟到這個樹枝;猴跳到那個樹枝,人也跟到那個樹枝。湊巧鞭爆的響聲一停,猴子便被擒住在這人手里了,在下面抬頭看的人,聽得孫開華叫一聲好,大家不由己的都齊聲叫好。好字的聲音未歇,這人已擒著猴子下樹來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