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回 訪名師嘆此身孤獨(2)

江湖奇?zhèn)b傳 作者:平江不肖生


陸小青雖有這般雅致,不過一路走來沒有一家風景稍好的飯店。鄉(xiāng)下的飯店,必相隔十多里,才有三五家連在一處,有飯店的地方,便是一個小市鎮(zhèn)。一錯過了這市鎮(zhèn),又得多行十多里。陸小青在將近黃昏時候不曾落店,再走不到十里,天色便已快要黑了,打算加緊些腳步,趕到前面市鎮(zhèn)上,不問四周風景如何,只得歇宿了。正急急的走過一座山嶺,忽見山底下有一所很高大的廟宇,雖天色已經(jīng)向晚,看不出房屋的新舊,然那雄壯的形勢,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廟里鐘聲梵樂,熱鬧非常,使人一聽就知道廟里正做功德。陸小青聞到這種聲音,不知不覺的觸動了他一樁心事。是一種甚么心事?他想起他父母去世的時候,請了紅蓮寺十幾個和尚做道場,那夜用許多張桌子,搭起一座高臺,方丈和尚上臺放焰口,不知怎的那臺搭的不牢實,方丈和尚正抓著饅頭往臺下扔的時候,突然"嘩喳喳"一聲響,高臺傾倒下來,方丈和尚已有五六十歲了,那臺一倒,大家都嚇的大叫起來,以為老和尚倒栽蔥跌下,必跌得頭破血流,不死必得重傷。誰知在臺下年輕的人倒有好幾個被臺壓傷了,老和尚554卻安然立在地下,連驚慌的神色都沒有。

于是一般人都說,這是陸家的福氣好。若把老和尚跌死了,紅蓮寺的和尚是斷然不肯善罷甘休的。因為紅蓮寺是一個很大的叢林,寺產(chǎn)極豐富,寺里常住有百多個和尚。那方丈和尚法諱知圓,知識高妙,品行端方,在紅蓮寺住寺了二十年,寺里的清規(guī)是再嚴沒有的了。知圓和尚最喜與人方便,寺里每年有三四千租谷的出息,谷價比一般富戶便宜十之三四,只是不許買了他的谷,搬運到幾百里之外去,也不許數(shù)十石數(shù)百石的整買。知圓和尚說:"這人能一次買數(shù)十石谷,不待說是有錢的人。有錢的人,不應(yīng)該爭買窮人喜買的便宜谷。至一次能買數(shù)百石的,自然是谷販。我與其賣賤價給谷販賺錢,窮人一般的得不著好處,這錢我何不留給自己賺呢?"每年到青黃不接的時候,附近數(shù)十里小農(nóng)家,都可以到紅蓮寺借谷。秋收后一石還一石,并不取息。要借錢做種田資本的,也是一文息錢不要。鄉(xiāng)紳官府都因知圓和尚這般慈善,又有才學,無不歡喜與他往來,他倒輕易不到鄉(xiāng)紳家去。至于縣衙府衙,更是殷勤迎接,他也不肯走動的。他時常向人說:"我們出家人,只一走動衙門,結(jié)交官府,便不愁不造出種種的罪孽來。既是名心不死,何必出家做甚么呢?"紅蓮寺的和尚,不問年齡老少,在寺里的名位大小,沒有一個不循規(guī)蹈矩的。有時在路上行走,遇著婦女,和尚總是遠遠的就低下頭來,揀寬闊的所在,立住等候,必讓婦女走過了才走,從來沒有敢多望一眼的。有婦女到寺里燒香,知圓派定寺里招待的和尚,年齡多在六十以外。俗人想出家的,往旁的廟里受戒都容易,唯有在紅蓮寺出家,真是比登天還難。不問這人在俗的時候人品如何好,學問如何好,身家根底如何好,要想在紅蓮寺受戒,可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寺里的飲食,粗惡到了萬分,便是當乞丐的也吃不來。這還在其次,最使人不容易遵守履行的,就是那戒律細如牛毛,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有一定的規(guī)則。偶一失錯,處罰極嚴。那怕在俗時是個很有身份很有名望的,或出家時的年紀已很大的,也和責罰小孩子的一般責罰。連受到三次責罰,就得被驅(qū)逐出來。因此出家人能在紅蓮寺受戒的,不但俗人都特別尊敬,便是游方到各地寺院里掛單,各寺院的當家?guī)煟嫉媚盟麄儺敻呱?。知圓和尚平日是不出寺門,去拜訪他的也不肯輕易接見。唯有請他講經(jīng),或死了人請他做道場,他說這是度人的大事,從來毫不推諉。

因他有這們多難能可貴的地方,四周幾縣的人,異口同聲的稱他為活菩薩。若這夜因在陸家放"焰口"跌死了,休說紅蓮寺的和尚不肯善罷甘休,就是遠近的地方上人,也都要責備陸家不小心,非還出他們的活菩薩不可。當時既不曾跌傷,有的說是陸家福氣好,合該不遭人命,有的說這不干陸家的事。像知圓和尚這樣的活菩薩,本應(yīng)該有百神呵護,逢兇化吉,遇難呈祥,豈有這般慈悲的好和尚,會得這種慘結(jié)果的道理?陸小青當時也立在臺下,看了只覺得太奇怪:知圓和尚是坐在一把太師椅上仰天向后倒栽下來,照理應(yīng)該頭先落地,被太師椅壓住。既不然,也應(yīng)該隨著桌椅倒下,躺在倒塌的桌子旁邊,何以分明看見倒栽下來,落地卻直挺挺的立在離倒塌的臺很遠呢?并且知圓和尚年紀已有五六十歲了,平時舉動雖沒有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然地方上人都知道他是個文弱書生出家的。因他初到紅蓮寺當住持的時候,年紀才得三十零幾,簡直是一個斯文人。他自己說二十歲進了學才出家,可知不是個強壯矯健的人。陸小青為此不由不覺得奇怪。不過那時因父母去世,心里方在悲哀,只要老和尚不曾跌傷,便是萬分僥幸。一時須忙著救護臺下壓傷的人,這種覺得奇怪的思想,僅能在腦海里面略轉(zhuǎn)一轉(zhuǎn),立刻就消減了。幾年來偶然想到這上面,仍覺得是一件不可解的事。

他也曾拿這事與年老及自謂明白事理的人研究。年老及自謂明白事理的人,反大笑說道:"你怎的忽然這們糊涂了,這是很容易了解的事。一因知圓和尚是個有道德的高僧,應(yīng)有神靈保護,不使他跌傷。二因'放焰口'是賑濟孤魂野鬼,那些來受賑濟的孤魂野鬼,感知圓和尚的德,見知圓和尚有難,正好齊心合力的擁護,以圖報答。有了這兩個原因,臺就搭的再高些,也不至于把他跌傷。還有你父母的英靈,更不能不竭力把他扶住,如果跌死在你家,你是逃不脫的一場人命官司。你父母念你年輕,沒有幫手,如何能遭得起這種人命官司?所以只好在暗中將知圓和尚扶住,好好的腳先下地,不使跌倒。假使不將知圓和尚扶得離臺遠遠的站住,仍恐怕被倒塌下來的桌椅碰傷了。你想,若不是有這們多鬼神在暗中保護,五六十歲的老和尚從一丈多高的臺上倒下來,能有那們平安無事么?你要知道這些話,不是我們憑空捏造出來說的。當時我們圍住知圓和尚問,何以好好的站住,一點兒不曾跌傷?知圓和尚就說:想必556是有鬼神護佑,若不然,骨肉都已跌碎了,哪里還留得下性命。"陸小青聽了這些議論,口里不能反駁,心里總覺得鬼神在暗中保護的話太沒有憑據(jù),只是自己仍想不出有憑據(jù)的道理來。這事擱在心里幾年了,此時聽得寺里做功德的聲音,所以不知不覺的把這樁心事觸動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