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是漢初三杰之一,年輕時曾經追隨劉邦起事。他雖沒有專門帶兵打過仗,但一直作為謀臣策士,相伴在劉邦左右,憑著自己過人的智慧屢出奇計,解救劉邦于絕境,為漢朝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曾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子房功也”對他的深謀大略大加贊賞,這一評價是一點都不為過的。當代學者、作家聶作平也評價說:“劉邦之所以勝出,項羽之所以敗,全在于張良。如果沒有張良也就沒有后來的漢王朝400年江山,中國歷史也會改寫。張良以三寸舌為王者師,實乃中國歷史的一代締造者。”
張良的功勞雖然很大,但是他一直保持著低調的處世態(tài)度,從不刻意地炫耀自己。
劉邦在實現(xiàn)帝王夢后開始對重臣謀士進行論功行賞,功不可沒的張良自然排在了首位,劉邦讓他“擇齊地三萬戶為食邑”。出乎意料的是,張良居然辭而不受。
張良的做法為眾人所不能理解,有一位與張良關系不錯的謀士對他勸說道:“先生追隨皇上,出生入死,立功受賞當之無愧,先生不應辭而不受。”
張良回應說:“我家祖輩幾代人輔佐韓國,秦滅韓時,我僥幸地存活下來,最終得報大仇,我的愿望已經滿足了,我還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呢?我只求追隨仙人遨游四方了?!?/p>
張良從此遠離朝廷,不問政事,專習道家的導引之術,隱匿于秦嶺這樣荒野大山之中,做云游之士。
在此期間,張良身邊的心腹曾非常不解地勸他說:“功名利祿,這是每個人窮盡畢生精力所渴望得到的,大人也曾是義氣中人,就這樣埋沒了自己的才華,難道不是太可惜了嗎?”
“正因我是義氣中人,我才決定這樣做的?!睆埩嫉吐暬貞溃拔以缒曜冯S沛公,唯恐義不傾盡,智有所窮,所以,才甘愿窮盡智計,傾心協(xié)助沛公成就了一番事業(yè)。謀有其時,智有其廢,如今天下已太平,我還能彰顯其能嗎?”
張良從此不再參與朝中之事。有一次,劉邦要廢掉太子劉盈,大臣向他詢問此事的解決之道,他默不作聲地靜坐了很長時間,最后只輕聲答道:“皇上要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不便于做任何評定,我對太子向來比較敬重,但現(xiàn)在我不能幫太子出任何良策了?!?/p>
大臣們從他嘴里問不出什么,只好悻悻而去。
實際上,張良并非沒有解決此事的方法,他只是覺得此事非同小可,縱使自己想幫助太子一把,恐怕會被皇上怪罪,引來一身麻煩,所以還是棄智為好。
后來,呂后親自派人軟硬兼施向張良尋求主意,張良才不得已告訴說,讓呂后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此四人一直很受劉邦崇敬,等到他們出山相助太子之時,劉邦才意識到太子已成氣候,于是便取消了起初的打算。
事后,呂后派使者向張良表示謝意,張良卻謙恭地說:“這都是皇后的高明之見,我并沒起什么作用。請轉奏皇后此事以后不要再提起了?!?/p>
呂后聽完使者的回報,深有感慨地說:“我以前只是聽說過他足智多謀,今天才領略到他非等閑之輩,不可小覷之?!?/p>
等到呂后專權后,張良表現(xiàn)得更加消極避世,再有群臣向他詢問良策,他一蓋避而不見,只是潛心修煉神仙之術。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對此記載說:“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p>
呂后見張良迷戀于黃老學術,也就不再以他為心腹之患,反而更加敬重他了。后來,許多大臣或遭殺害或被貶斥,唯有張良得以幸免。
【事典啟悟】
人,特別是年輕人,往往有一種強烈的、抑制不住的想要表現(xiàn)自己智高一籌的愿望,結果往往免不得會吃一些苦頭。而真正聰明的人表面上看好像很愚笨,其實是在暫時隱藏自己的鋒芒或才能,這樣就避免引起他人過多的注意,不使他人把自己當做直接的、主要的競爭對手,暗中保全自我、強大自我。每個人應練就“含而不露、隱而不發(fā)”的功夫,在天下太平的時候隱藏自己的光輝,才能成就一番大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