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后,清廷派兵南下鎮(zhèn)壓。兩軍對峙期間,陸續(xù)就有各省的光復,隨后十幾天二十天中,上海、蘇州、廣西、安慶、福建、杭州、廣東、山東、成都相繼光復。至11月底,全國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有十四省。北方未獨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統(tǒng)治較強,如直隸、河南;有的遠在邊陲,革命黨勢力較弱,如新疆、奉天。這些省份也不平靜,革命黨仍然盡力組織一系列武裝起義。武昌事起,立憲派也紛紛表示贊成革命,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潰。
10月22日長沙光復,10月23日,江西同盟會會員林森、蔣群、蔡蕙等人策動九江的新軍舉行起義,勝利后即宣告獨立。
10月25日,西安光復,陜西同盟會會員井勿幕、錢鼎、景定成等人同陜西哥老會聯(lián)合,發(fā)動會黨和新軍的革命分子同時起義,經(jīng)兩天激戰(zhàn)控制西安。都督張鳳翙。
10月29日,太原光復。都督閻錫山。
10月30日,云南光復,云南同盟會會員李根源聯(lián)合新軍標統(tǒng)蔡鍔、羅佩金及管帶唐繼堯等人率領新軍發(fā)動重九起義,次日占領昆明,成立云南軍政府。都督蔡鍔。
10月31日,南昌同盟會會員蔡公時等人率領新軍發(fā)動起義并獲成功,建立江西軍政府。都督李烈鈞。
11月3日,上海同盟會、光復會等團體領袖陳其美、張承槱、李平書、李英石、李燮和等在上海發(fā)動武裝起義,青幫洪幫敢死隊、上海商團武裝、吳淞地區(qū)起義軍警以及朱家驊、徐霽生等人組織中國敬死團,次日攻占江南制造局,上海光復;8日,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滬軍都督府。都督陳其美。
11月4日,貴州革命黨人張百麟等領導和發(fā)動新軍和陸軍學堂的學生舉行起義,隨即攻占貴陽,成立大漢貴州軍政府。都督楊藎誠。
11月4日,浙江光復會會員駐杭州新軍八十一標標統(tǒng)朱瑞,同盟會會員新軍八十二標軍官吳思豫、呂公望、蔣百里、蔣百器、楊廷棟、吳肇基等,及光復會王文慶率領從上海趕來的敢死隊發(fā)動起義,周承菼統(tǒng)八十二標和同盟會蔣介石、光復會尹銳志所屬敢死隊攻占撫臺衙門。
武昌起義后,陳其美接到中部黨人希望全國響應的急電,立即籌劃上海起義,致電在日中國留學生,即刻啟程回國革命。當時蔣介石和張群、陳星樞等人,正在長崎,立即請假前往東京,然后登船回國。11月1日,前往杭州運動新軍,擬訂計劃,準備大動。次日返回上海,招募敢死隊一百人,并寫家書向長輩長兄等告別。3日回杭州,將敢死隊分為五個編組,于城郊藏匿,到次日的夜晚,蔣介石率敢死隊并兩標新軍義軍突進,以炸彈摧毀巡撫衙門,生擒巡撫增韞,占領軍械局。5日夜晚,杭州全城為起義軍所有。推舉湯壽潛為都督。蔣介石回到上海,被任命為滬軍第二師第五團團長,維持上海治安。他嘗說,當時的革命觀念,第一在于推倒清廷,恢復中華,第二在為民抱不平,解決社會問題,沒有絲毫權位利祿的掛礙。
1911年11月5日,江蘇巡撫程德全和地方官紳合謀,以要求程德全反正名義,新軍馬、步、輜重隊“一律袖纏白布,直達巡院”。程先生本人順勢宣布:“當此無可如何之際,此舉未始不贊成,務必秋毫無犯,保全閭閻?!彪S后在原撫署門口,掛上“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的旗幟,程德全改稱都督,此時,除南京外,江蘇光復。
南京則在12月2日被起義軍占領。本來,武昌起義后,同盟會中部總部要人宋教仁等即著手準備奪取這個重鎮(zhèn)。此前兩江總督張人駿懷疑新軍第九鎮(zhèn)統(tǒng)制徐紹楨不穩(wěn),將他調(diào)開。徐紹楨頗表不滿,經(jīng)柏文蔚等策動,第九鎮(zhèn)新軍下級軍官多傾向革命,徐紹楨迫于形勢,即順水推舟率部起義。第九鎮(zhèn)起事,未能一鼓作氣攻下南京,后來江浙組織聯(lián)軍合力進攻,滬軍先鋒隊也于11月上旬趕到南京城外。
隨后開始總攻擊,天保城位于紫金山上,形勢險峻,荊棘叢生,官兵竭力進攻,激戰(zhàn)兩晝夜,終于攻抵天保城下,與友軍會合。待到雨花臺、獅子山相繼克復后,聯(lián)軍即自天保城上發(fā)炮轟擊南京城。張勛知大勢已去,帶領眾衛(wèi)士倉皇北遁,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乘日艦逃往上海。南京光復,穩(wěn)定了起義軍的局面,其后各省代表方能集合在可靠的政治軍事重鎮(zhèn),建立起政治中心——臨時政府,而使北方認識革命勢力不可輕侮,南京的光復實在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