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選擇笑的時機(jī)、場合、話題。在歡慶、愉悅的場合下,在輕松的氣氛中,在誠懇坦率的交談中,應(yīng)該笑。在探視病情、承認(rèn)錯誤、參加追悼會、給烈士掃墓的時候,就不能面帶笑容。如果這時還在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就顯得很不恰當(dāng)了。
笑的時候應(yīng)該自然大方,得體適度。忸忸怩怩的笑、咧嘴齜牙的笑、諂媚逢迎的笑、擠眉弄眼的笑,都會給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
微笑是無聲的語言,它不僅是形象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人的內(nèi)在精神的反映。恰當(dāng)?shù)倪\用微笑,可以增強溝通效果。面對賓客時,邊微笑邊招手,會使對方感覺你很熱情,有禮貌。遇到不易接受的事情,邊微笑邊搖頭,委婉謝絕,可以減少尷尬和難堪。
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使,能向周圍的人傳遞友善、熱情。一個整天愁容滿面、唉聲嘆氣、緊皺眉頭的人怎么會受人歡迎呢?
妙語點睛:
真誠的微笑可以消除溝通中的障礙,讓對方更加樂于和你交談。微笑是口才的附加值,恰當(dāng)?shù)剡\用它,能使你的口才更加完美。
說話時不可忽視的禮儀
在說話的時候,注意必要的禮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體現(xiàn)了說話者的知識和涵養(yǎng),也表現(xiàn)了他對聽者的尊重。
說話時的禮儀包括體態(tài)、儀表、穿著、舉止等很多方面。
首先來看一下說話時的頭部禮儀。點頭一般表示同意、致意、贊同;搖頭一般表示不滿、懷疑、反對等;側(cè)頭表示思考、天真;昂頭表示自信、自滿、驕傲等;低頭表示委屈、順從等。
在運用首語的時候,要注意動作明顯,讓對方看清楚;并且要配合語言,這樣能更加清楚的表達(dá)發(fā)言者的意思。比如用點頭表達(dá)同意時,要說:“好的,是的?!?/p>
在談話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會用手指語來傳遞信息。比如豎起大拇指,表示“很棒!”向上伸小指一般是表示“微不足道”、“最差”。使用手指語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場合,并且不可在交談的過程中向別人作出不友好的手指語。如果手指語的使用頻率過多,幅度過大,會給人缺乏修養(yǎng)、張牙舞爪的感覺。
正所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說話時的站姿和坐姿都要注意。正確的站姿是站得端正、自然、穩(wěn)重。站立時,上身保持正直,頭正目平,下頜微收,肩平胸挺,直腰收腹,兩臂自然下垂,腳尖呈“V”字形。站立時間長的話,可以把左腳或者右腳后撤一步。站立的時候,雙腳不可叉開太大、隨意亂動,否則會給人散漫、無禮的感覺。
坐姿包括入座和坐定的姿勢。入座時要走到座位前,轉(zhuǎn)身坐下,動作要輕穩(wěn)。女士如果穿裙裝,應(yīng)把裙子向前攏一下。坐下后,上身保持直立,頭部端正,目光平視交談?wù)?。在正式場合,或者在長輩、尊者面前,不能坐滿座位,一般只坐座位的三分之二。兩手掌心向下,疊放在腿上。兩腿自然彎曲,小腿與地面基本垂直。男士兩膝松開的距離以一拳到兩拳為宜,女士則不要松開。
除了要注重姿勢、體態(tài)外,還要注重穿著打扮。在初次交往中,講究衣著打扮的人能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從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審美水平、文化修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zhì)。大方得體的儀表可以展示自己的個性魅力。
在穿著打扮上,要服從國際公認(rèn)的“TPO”原則。
T(Time)指時間,得體的穿著要根據(jù)時間來決定。一個在三伏天還身著深色長袖襯衫的人,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會太好。
P(Place)指地點、場合、位置,服飾打扮應(yīng)與所處的場合相協(xié)調(diào)。在婚禮、慶功宴、同學(xué)聚會等歡慶的場合,可以穿顏色亮麗的,比較喜慶的衣服。而在嚴(yán)肅、悲傷的場合,就要選擇深色的、莊重的衣服。
O(Object)代表目的、目標(biāo)、對象。針對不同的談話對象,要選擇不同風(fēng)格的衣服。求職面試、上班、開會時,就要選擇正規(guī)的職業(yè)裝。和家人、朋友相約出游時,最好選擇舒適的運動裝。
具體說來,穿著打扮既要自然得體、協(xié)調(diào)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