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僵尸大時代”--香港僵尸電影漫談(2)

香港電影演義 作者:魏君子


僵尸的造型動作特征同樣向民俗傳說取經(jīng):身著清朝官服,雙手伸直,雙足并攏如麻雀般一蹦一跳,以人之呼吸辨別方位(同理,人閉呼吸可避僵尸,這也是《僵尸先生》最令觀眾印象深刻之處,由此該片在臺灣上映時又叫作《停止呼吸》)。但即便如此,片中僵尸獠牙利爪,人被咬中吸血亦變僵尸仍然受到西方吸血鬼及僵尸片的啟發(fā)。

另外,《僵尸先生》中的“靈異怪類”也并非全是“僵尸”,尚有王小鳳扮演的女鬼色迷男子的情節(jié),事實上《僵尸先生》以及以后的同類影片中也都有僵尸之外的鬼魂精怪出現(xiàn),而香港的僵尸片在某種程度上本來就應(yīng)屬于洪金寶開創(chuàng)的“靈幻功夫”片范疇,只不過可以獨立成章罷了。

《僵尸先生》于1985年底公映,觀眾趨之若鶩,票房狂收2000萬,列當(dāng)年十大賣座影片第五位,引起巨大轟動。次年5月,寶禾主創(chuàng)為臺灣片商又拍了一部《僵尸翻生》,影片將《僵尸先生》中的驚鴻一瞥的趕尸情節(jié)發(fā)揚光大。“湘西趕尸”的民俗傳說被加以改良在銀幕上蔚為奇觀:深山荒野之中,茅山法師前面搖鈴引路,后面蹦跳著一串頭貼黃紙符的僵尸,情景詭異新奇,令觀眾大為受落。而“僵尸翻生”則是影片最大的噱頭:被趕之行尸被施法變成恐怖僵尸,茅山師徒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刺激搞笑,盡顯黑色喜劇風(fēng)格,自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正因為《僵尸翻生》延續(xù)了《僵尸先生》的成功,才使得港臺片商覺得有利可圖,掀起了爭拍僵尸片的熱潮。僅1986年下半年就有近10部跟風(fēng)之作上映,其中較有名氣的有袁和平導(dǎo)演的《僵尸怕怕》、黃鷹導(dǎo)演的《茅山學(xué)堂》等。嚴(yán)格來說,這些影片雖然故事情節(jié)有所變化,但皆未跳出《僵尸先生》和《僵尸翻生》設(shè)定的茅山術(shù)斗惡僵尸的套路,盡管個別搞笑嚇人橋段襲自西方吸血僵尸片,整體卻仍是中國傳統(tǒng)民俗趣味的體現(xiàn)。--相比之下,洪家班的寶禾影業(yè)同年推出的另一部僵尸片《僵尸家族》,則積極向國外電影偷橋,不僅在當(dāng)時香港僵尸片中獨樹一幟,更成功打入日本市場,受到熱烈歡迎。

說到《僵尸家族》與同期香港僵尸電影的最不同處是僵尸有了感情,僵尸原本被描繪成毫無人性知覺的怪物,而片中這三個僵尸因是父母與兒子的關(guān)系,自然舐犢情深。小僵尸誤落人間,與幾個小孩又有了深厚友情,玩些溫馨有趣的小把戲,明顯是抄自斯皮爾伯格《》外星人故事,雖然只借了皮毛,僵尸倒也稍沾了些親情友情氣。不過,畢竟是嗜血殺戮的行尸走肉,最后一場僵尸大鬧繁華都市的重頭戲又借鑒了日本的怪獸電影的情節(jié),香港觀眾看得離奇有趣,日本觀眾卻是親切熟悉。再加上具有超能力的小僵尸正合扶桑文化口味,更使得《僵尸家族》在日本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竟也出現(xiàn)了短暫的“僵尸熱潮”,恐怕這是香港電影人所沒有想到的。

三、跟風(fēng)大戰(zhàn)僵尸爭王

1987年是僵尸題材風(fēng)頭正勁之時,引領(lǐng)僵尸電影潮流的寶禾影業(yè)雖然狠嘗了幾次“僵尸”的甜頭,卻沒有接著搶市,而是拍了一部《靈幻先生》。影片在大玩功夫法術(shù)鬼怪魂精之余,惟獨沒和僵尸沾邊,只涉及了另一類民間傳說中活人被術(shù)士施法控制的所謂“行尸”。不過,即便如此,片中呂方和小孩演的搗蛋鬼的服裝造型,仍然像足了日本觀眾喜歡的清朝僵尸。另外,同期的幾部喜劇片如《精裝追女仔2》、《福星闖江湖》中都加了扮僵尸嚇人的搞笑橋段,看來其時“僵尸”熱潮的影響力已不僅限于同類影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