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獨立性的指向并不是風格。有個人風格的作品,不見得有獨立的思考和人格。常常會有一些藝術家可能以與別人不一樣的面貌去掩蓋自己沒有獨立的精神或者是人格。所謂的叛逆性或獨立性,是學術上的或者精神上的,是作為人的基本態(tài)度,這會直接影響你的作品是不是有社會責任,是不是強有力的。
多數(shù)藝術家沒弄明白,藝術的本質其實是瓦解、消解權力和話語,藝術家的本質是無政府主義。當藝術家瓦解了別人的話語、消解了別人的權力時,實際上他也給別人瓦解、消解他自己開了路-沒有人是唯一重要的。
真正具備獨立精神和人格的藝術家,不停地埋葬自己,讓自己微不足道;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過程,也是將自己送往墳墓的過程。比如說,當大家都要跟著國家的思想來做作品的年代,形式主義就已經是獨立性,但是他不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立場:什么是錯的,什么是對的,他不能。但是,這樣一種不同的聲音一旦發(fā)出,哪怕開始很微弱,但是你已經脫離了整體的系統(tǒng)了。隨著社會變化和這種聲音的壯大,形式主義成為主流。這時候圓明園、東村、宋莊出現(xiàn)了,和成為主流的聲音形成對立,"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不喜歡你的表現(xiàn)"。這對立面之間,可能又有第三種聲音出來,"我要我自己的而不是你們的"。這是一條清晰的發(fā)展道路,琳瑯滿目、精彩紛呈,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意見、各種各樣的形式。那曾經有過的、那種被認定是唯一的、絕對的,或者說為數(shù)很少的幾類代言人的位置是被瓦解了的。這是一條正當?shù)耐緩?,也是藝術家的最大意義所在。所以,你在瓦解對方的同時也要必須想好你走的這條路實際上是在瓦解自己,是在把自己送到墳墓里面去的。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事實上,有瓦解別人的能力和允許自己被瓦解的空間(我已經說過這是必然的),是對自己的保護。作品的外在形式是統(tǒng)一的而不關心內在的需求的時候,無法產生強大的作品。換個說法,藝術的獨立性是根植于每個人內心的。
成為新中國成立以后第一批自由藝術家,我覺得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對于我來說,我很不喜歡和人交流藝術方面的事情,我覺得藝術是一個完全個人化的事情,你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拉倒。藝術市場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得全民或者更多的人都關心起藝術來了。有的人可能是關心藝術的價值,也不排除隨著關心藝術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人會關心它的精神層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