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和孩子交流——讀懂孩子的秘訣(4)

斯波克育兒經(jīng) 作者:(美)本杰明·斯波克


得心應(yīng)手對付孩子哭鬧:一些有效的建議

解決孩子哭鬧的辦法

有多種方法可以緩解孩子的哭鬧,不同的孩子對爸爸媽媽不同的處理方法反應(yīng)各異。在實際生活中,爸爸媽媽要留心孩子對不同的處理所做出的反應(yīng)。

1.把孩子抱起來摟在懷里。放心,孩子還小,不會把他寵壞。

2.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餓了,就該給他喂奶。如果剛喂過不久,那么給他一個奶嘴吸會兒再喂。

3.有些孩子,走一走、搖一搖就能把他哄睡著,而有些孩子更喜歡被毛毯包裹起來,一被裹起來就會安靜下來。

4.有些父母喜歡把孩子放進嬰兒車或轎車的安全座椅里,帶孩子出去透透氣、散散步,這是完全可以的。

5.如果孩子看起來哪里疼,可以先試著把他放在膝上輕輕搖晃。

6.如果你怕孩子在洗澡時被燙到,可以在把孩子放進水中時圍個小肚兜或毛巾加以保護。

7.如果孩子煩躁,給他唱歌或放音樂聽聽。

對0~3個月的孩子增加肌膚接觸

至今仍未有研究揭示引起嬰兒煩躁和嬰兒腸痙攣的直接原因。最近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在發(fā)展中國家,由于媽媽和孩子皮膚接觸比較多,時間比較久,因而孩子很少哭鬧;而在發(fā)達國家,孩子常常獨自一人睡在嬰兒床里,更有甚者,有的媽媽盡可能地讓孩子睡在單獨的房間里,遠離任何聲響,這反倒不好。

我的建議是,在前3個月,做爸爸媽媽的不必擔心過多接觸會把孩子寵壞,對于有腸痙攣或煩躁不安的孩子,家長應(yīng)該經(jīng)常給他裹個毯子多抱一抱他,在小搖床里搖一搖或者讓他聽聽優(yōu)美的音樂,不要等到他哭起來了才這樣做,平時就要給小孩子多多的關(guān)懷才對。

爸爸媽媽也別把自己累垮了。孩子也可能跟你一樣疲勞,過了頭3個月,他可能就不會那么愛哭鬧了。

如果孩子因為上述原因而容易哭鬧,父母也不必覺得內(nèi)疚而自責。只要通過認真傾聽和積累經(jīng)驗,做家長的能知道孩子為什么哭鬧就行了。

孩子病了嗎

在患上感冒或者感染上某種疾病之前,孩子就可能變得異常煩躁不安。這時,先給孩子量量體溫,并做記錄,以備給醫(yī)生提供準確的信息。

孩子可能會有流涕、咳嗽、腸蠕動減慢、惡心等癥狀,這時孩子的哭鬧可能與平時不同。

做父母的要密切關(guān)注孩子任何細微的變化,比如糞便的變化、體溫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你要告訴醫(yī)生孩子的所有癥狀,以便他告訴你如何護理孩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