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憂郁記愁(2)

細味:食物的往事追憶 作者:李子玉


回到香港幾年后就跟文正分居了,一人獨居,再愛湊綴也難成家了。有好幾年的新年都在情緒抑郁中度過,度日如年,哪有心情張羅過年。那時特別討厭過年,因為觸景傷情;每家人都興高采烈拜年去,只有我形單影只,自傷身世。文正尚未有女伴之時,他反正也是孤家寡人一個,我們也湊合著共度新年,但我們畢竟不再是夫妻了,聚合在一起,難免勾起重重心事,所以過年對于我們倆而言都是“苦難期”——是不想過又得過的日子。

如此的苦難又過了好幾年,當然其中情緒有因為服藥而轉(zhuǎn)好的時候,通常是壞兩年好兩年,如此折騰了三次,白白浪費了十年的美好人生,固然這不是自己可以控制得了的。一九九七年的七月,好了兩年多的抑郁病又偷偷地來侵襲我,事前沒一丁點兒先兆,殺得我措手不及,看醫(yī)生服藥至農(nóng)歷新年期間,病情仍未見有太大的起色。幸運的是,文正仍是單身,他盡量每天抽空陪我吃晚飯,初時在外頭吃;后來為了鼓勵我提起精神煮飯,他每星期來我家吃飯三頓。新年到了,我提議做幾盆蘿卜糕,目的是提升我的過年情緒。原來低落的情緒,干什么都無精打采,只好逼著自己下手干活,但仍是難忍憂郁的感覺,害得自己邊流淚邊做活。

做蘿卜糕工夫多得很:先把蘿卜刨成絲,十斤蘿卜混在一斤的粳米粉里。蘿卜成絲之后放在大鍋中煮熟,其他如香菇十顆左右、臘肉一條切粒、干貝幾大粒先用熱水浸開。全部材料炒熟,再放入先煮熟的蘿卜中,逐次減量放入粘米粉攪勻;其間加入適量的幼鹽及胡椒粉。在錫質(zhì)的盆中底部涂少許生油,放入混好的材料盛滿錫盆八分,最后用中火蒸至熟透為止。熄火前用干凈的筷子插進糕盆中,如沒有粉沾在筷子上則表示糕點熟了,即可以收火。那次我蒸了三大盆,我和文正連續(xù)吃了一個星期的煎蘿卜糕當午餐,膩得我以后的幾年都不想吃蘿卜糕了。

二○○一年又在香港過農(nóng)歷新年。我跟歐梵于早一年前結(jié)婚,我又重新有了一個家,雖然年初三我們就得回到劍橋去。我們特意安排在香港過年,讓歐梵體驗一下香港人的過年風俗。況且他單身多年,又身在異域,當然忘記了如何過年。我是他的妻子,當然要他親嘗家室之樂,所以那時我們都有很高的興致,早早買備年貨:有吃的、穿的、用的。文正早在歐梵面前夸我的蘿卜糕做得頂好,我能逃過不給他做嗎?但他患有糖尿病,不宜多吃臘肉,我只好用大豆制的素火腿代替臘肉,干貝也少放一些。蘿卜對他身體還可以,一年吃一次嘛!我也正好趁此來練習一下手藝,荒廢了不好。后來我才曉得,歐梵是最愛吃蘿卜的人,看來以后我又得每年蒸蘿卜糕過新年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