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逃不走的冒充者(1)

倉央嘉措 作者:高平


曾經(jīng)扮演香客的喇嘛斯倫多吉,不止一次地在布達拉宮里成功地扮演著五世達賴的角色。

酥油燈發(fā)出的微弱的黃光,照不透大殿里的幽暗。各色各樣的佛像、唐卡、經(jīng)幡和哈達,矗立著,垂掛著,構(gòu)成了一座奇異的、月夜中的原始森林。

他只是影子一般地坐在高高的佛臺上,短暫地出現(xiàn)一下,或主持一下儀式,或遠遠地接受各地高僧和蒙古貴族的朝拜。有誰敢于未受召喚就擅自近前來呢?又有誰敢于長久地仰面審視他呢?

但是這位“五世達賴”幾年來不再大聲講話,不再在人們的近距離中出現(xiàn),則難免引起有心人的思慮。他們不理解這種變化,猜疑著布達拉宮里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當(dāng)然,他們是不敢流露,不敢詢問,更不敢議論的。

疑問在他們心中年復(fù)一年地存在著,就像一個越長越大的腫瘤,既無法割掉,也無法使它消隱。他們時常暗地里思謀著證實或者消除這種疑問的良策,千方百計地想進行各種隱蔽的試探。

敏珠活佛就是決意要進行這種試探的一個。他考慮成熟以后,又像以前那樣寫了一首詩交給郎色,囑咐他一定親自呈送五世達賴過目,并求和詩。詩是這樣寫的:

星星,月亮,太陽,

都比不上您的明亮,

世上能和您相比的,

只有您自己的光芒。

五天以后,郎色來到了布達拉宮,照例先稟報達賴侍從室,蓋丹請他先去歇息,用餐,以爭取時間去作“接見”的安排。

蓋丹知道,郎色不止一次地見過五世達賴,是很容易辨認出真假來的。經(jīng)過了一番布置后,他通知郎色說:“佛爺正在做法事,但又很想立刻接見你,所以你只能在大殿的門外遙拜他,領(lǐng)受他的祝福?!?/p>

“是,是。”郎色當(dāng)然唯佛命是從了。

對著大殿正中高高的佛臺,郎色行過叩拜禮。只見達賴向他做了個賜福的手勢,示意讓他退去。

郎色急忙從懷里掏出那首詩來,對身邊的蓋丹說:“敏珠活佛又帶來一首詩,請轉(zhuǎn)呈佛爺,求佛爺賜寫和詩。”

“這……好好,請稍候?!鄙w丹答應(yīng)著,將詩呈上了佛臺,以恭請佛命的姿勢,卻又是下達命令的語氣低聲說:“立即和他一首,讓他快走!”

斯倫多吉這個那介扎倉的喇嘛并非沒有學(xué)問,甚至也瀏覽過《修辭論詩鏡》一類的書。今天的事雖然來得有點突然,出乎意外,但他覺得并沒有多大困難——詩嘛,寫幾句美妙的言辭就是;和詩嘛,他寫來幾句我回他幾句就是了。至于詩中所注的“求同喻”三字,就不必認真理會了。他的內(nèi)心一直是很痛苦的,他早已厭倦了這種木偶式的生活。倒是今天有了一點不同,他不但能冒充達賴的形體,還能代替達賴作詩。他認為,達賴有真假,詩卻是會寫的人寫出來的都差不多。他略為思索了一下,就把和詩寫好了。

郎色回到敏珠林寺院,向敏珠活佛作了匯報,交了和詩,回家去了。

敏珠活佛在聽郎色講述進宮經(jīng)過的時候,雖然一言不發(fā),半句不問,內(nèi)心卻增添了更多的疑竇。根據(jù)上次郎色講述的情景,五世的身體顯然由于年老、生病而虛弱了,為什么現(xiàn)在又變得如此健壯,動作反倒敏捷了呢?又為什么要在遠處接見郎色呢?……為什么不向郎色問幾句關(guān)于我的話呢?……

當(dāng)他展開達賴的和詩讀下去的時候,他發(fā)懵了。每個字都像黃蜂蜇在他的頭上:

我的朋友呀,

你像一座直立在云霧之上的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