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學講壇
1908年10月之后不久,愛因斯坦的學術生涯就開始了。
勞厄,這個后來也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當時還很年輕,正在做柏林大學著名教授普朗克的助手。剛到柏林大學,普朗克就講了相對論,他沒聽懂,卻知道了相對論的重要意義。他打定主意,一放假就去伯爾尼大學向“愛因斯坦教授”求教。
然而,他卻犯了一個錯誤,他聽說愛因斯坦在伯爾尼,便認為這位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者一定是伯爾尼大學的教授。勞厄在伯爾尼大學并沒有找到愛因斯坦教授,但他卻打聽到在伯爾尼專利局里倒有一位愛因斯坦公務員,聽到這個消息,勞厄愣了。
趕到專利局,勞厄一頭撞上一個年輕人,在走廊里來回踱步:一件格子襯衫,領子半豎半躺,頭發(fā)亂得像團草,一撇不加修飾的小黑胡子隨意地臥在上唇邊。
專利局的走廊上空蕩蕩的,勞厄只好拉住眼前這位夢游般的先生。
“愛因斯坦博士在哪里辦公?”勞厄問。
夢游人半天才領悟這句話的含義,大眼睛里泛出柔和的歉意。
“對不起,在下正是?!?/p>
勞厄驚訝了,但很快就笑了。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者就是這個人。
幾分鐘后,一對同齡人在一家小餐館的桌旁坐了下來,開始了他們的終身友誼。
勞厄到愛因斯坦在伯爾尼的家里拜訪他的場面更有趣。
當時,愛因斯坦正跪在地上生煤爐,聽說勞厄請教物理學問題,他攤開兩只烏黑的手,天生的幽默感又來了:“你看,我和人談輻射,可是這個倒霉爐子,就怎么也輻射不出熱來?!?/p>
聽說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在伯爾尼,連普朗克教授也打算到伯爾尼來。1907年7月6日,他寫信給愛因斯坦說:“明年我可能到瑞士度假。雖然還很遙遠,可是想到能和你會面,心里很高興?!?/p>
一個物理學的天才難道就甘愿一輩子當個平凡的公務員嗎?
物理界的人們都不甘心,他們向愛因斯坦伸出了援助之手。
1907年,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的一位教授寫信給愛因斯坦,建議他向伯爾尼大學申請“編外講師”的職位,然后再申請?zhí)K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的教授職位。因為按當時的規(guī)定,先要當一段時間沒有薪水的“編外講師”,才能被任命為教授。
但所謂編外講師不是教師職位,大學或其他任何官方機關都不發(fā)給薪金。成為編外講師只是說有資格在受聘的大學里講課,唯一的報酬是每門課程聽課的人所付的極少的聽課費。那時常有人說,只有本身富有的人或者與富人聯(lián)姻的人,才可以考慮以大學任教為職業(yè)。這兩者愛因斯坦都不具備,所以他并沒有積極地采取行動。
過了一段時間,愛因斯坦終于向伯爾尼大學提出任教申請了,他寄了一封信給伯爾尼州當局,內附他的博士論文以及已經發(fā)表的17篇論文的副本、所學的全部課程簡介。但因為他自己的一點點失誤,伯爾尼大學否決了他的申請。整件事情就這樣被耽擱下來,一向豁達的愛因斯坦不知怎么突然急了,在大學吃了閉門羹后,竟又為中學教師的職務奔波了。
在此期間,他給很多所中學寫過信,又盲目地向在大學任教的朋友寫信,問他們那里是否可以接收他……
然而,在愛因斯坦盲目了一段時間之后,1908年初,他忽然接到伯爾尼大學的信,伯爾尼大學接受了他的申請,并授與了他教課的權利。
從此,愛因斯坦終于成了學術界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