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媽媽與孩子溝通中扮演的錯誤角色(1)

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2 作者:云曉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很多媽媽這樣與孩子溝通:

“你的房間總是很亂,你什么時候才能把它收拾干凈呀?”

“別忘了喂你的小狗!”

“作業(yè)做完了嗎?你總是等著我提醒!”

“吃完飯后把碗筷收拾好,為什么總是要媽媽來做呢?”

聽到媽媽這樣說,孩子們會有什么樣的反應(yīng)呢?大多數(shù)的孩子肯定會用不耐煩的語氣這樣回答媽媽:“好啦!知道了!”“我一會兒就會做,真啰唆!”……

大多數(shù)的媽媽對上面的這些場景和語言一定都不會陌生。生活中,媽媽隨時隨地需要與孩子溝通,提醒他們錯誤的行為、教他們學(xué)東西、表揚(yáng)他們正確的行為,等等。這些溝通很瑣碎,有時還需要費(fèi)很大的力氣,但還不一定能達(dá)到媽媽想到的結(jié)果,因此便出現(xiàn)了上面所說的那些場景:

媽媽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孩子對媽媽的教育感到厭煩→媽媽漸漸對孩子失去耐心。

其實(shí),很多媽媽之所以會對孩子失去耐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們走進(jìn)了親子溝通的誤區(qū),并親手為親子之間的溝通增設(shè)了很多障礙。每一位媽媽與孩子溝通,都是想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只是媽媽無意或有意扮演的那些角色,卻扼殺了孩子表達(dá)自己感受的勇氣,扼殺了孩子想傾訴自己的欲望。

一般來說,媽媽所扮演的以下幾種角色,將會很嚴(yán)重地影響親子之間的順利溝通。

1.指揮型媽媽

場景一:

廚房里,媽媽正在站著擇菜,孩子在旁邊玩,媽媽對孩子說:“辛辛,把你旁邊的那個凳子給媽媽搬來!”孩子裝作沒聽見,心想:“你自己不會過來搬嗎?”

場景二:

客廳里的垃圾筒滿了,媽媽對孩子說:“辛迪,去把垃圾倒了!”孩子仍然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電視說:“我不管!”

這種類型的媽媽總認(rèn)為自己是媽媽,是一家之主,因此自己有權(quán)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殊不知,這種命令的口氣常常會令孩子很反感,有時,孩子為了表達(dá)自己的反感情緒,常常故意不聽從媽媽的命令,故意與媽媽對著干。

作為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媽媽要時常轉(zhuǎn)換一下思維,如果你的上司用命令的口氣跟你說:“周末你必須加班!”聽了這樣的話你有什么樣的反應(yīng),是不是會有滿腔的怒氣?在這樣的情緒下,即使在老板的權(quán)威下,你勉強(qiáng)同意加班,但你是不是也會把不滿的情緒帶到工作中?

同理,如果孩子常常在“命令”和強(qiáng)迫下去做一些事情,他們肯定會有很多的不滿和抱怨。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不滿和抱怨之中,不但不利于親子之間的順利溝通,而且這也將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值得媽媽們注意的是,在親子溝通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媽媽并不是喜歡充當(dāng)“指揮者”的角色,而是常常會無意識地“命令”孩子。例如,天涼了,媽媽想提醒孩子加件衣服,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種意思從媽媽的口中表達(dá)出來變成了:“天這么涼,還不去加件衣服!”本來是好心,但卻讓孩子聽了心里很不舒服。毋庸質(zhì)疑,這也將成為媽媽與孩子之間溝通的一大障礙。

2.嘮叨型媽媽

場景一:

孩子的成績只考了60分,因此耷拉著頭不想理任何人,這時媽媽說:“你如此垂頭喪氣是不對的,你應(yīng)該振作點(diǎn)!”孩子不耐煩地說:“媽媽,你煩不煩呀?”

場景二:

孩子放學(xué)一回家,就對媽媽說:“今天我捉弄了老師一番,讓他很生氣?!眿寢屨f:“你應(yīng)該為你的行為向老師慎重地道歉!”孩子聽后很失望,很生氣地對媽媽說:“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怎樣去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