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實巴菲特——抄底愛好者(4)

金融史其實很有趣 作者:趙濤


20世紀70年代,保險公司源源不斷地提供的“浮存金”,讓巴菲特大快朵頤,80年代他成為億萬富豪已經沒有懸念。他另外的一項絕活——以德投資,也開始漸成模式。所謂以德投資,是指他利用自己的清譽、聲名,在好公司遇上壞時光,成為倒霉蛋之時,雪中送炭(抑或趁火打劫),買入可轉換的高息優(yōu)先股,唯一的風險是投資對象徹底倒閉。這種做法進可攻,退可守,先為己之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巴菲特從此獨步宇內。

1985年,巴菲特入選《福布斯》全美400富豪排行榜。55歲的他,名列第14名,財富超過10億美元。然而,就在這一年,巴菲特的人生兩大至愛,一項他主動割肉,另一項主動對他割肉:伯克希爾紡織工廠——巴菲特當年收購的廉價“雪茄煙蒂”終于在1985年關閉。而巴菲特的妻子蘇珊,也終于發(fā)現(xiàn)巴菲特真正娶的永遠只是投資公司,遂決定離他而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巴菲特此后的人生,似乎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在鍵盤上隨機敲莎士比亞全集的猴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