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先沒有理我,出神地喃喃說道:“……割不完的羅漢頭,流不盡的菩薩血,想不到真有這把刀……年輕人,我還是不瞞你了……有一個古人,歷史無法給他定論,教科書上只好含糊地忽略掉,像你這么年輕的后生,應該是不知道的——這人的名字叫做冉閔?!?/p>
看著洪文先詢問的眼光,我只好慚愧地搖搖頭:“我不知道,也沒聽說過……這人很有名嗎?”
洪文先說道:“嗯,有名,沒他的話,咱們現(xiàn)在所居住的中原,就不會有漢人存在了?!?/p>
看著我不明所以的表情,洪文先緩緩說道:“歷史上有段時期叫做五胡亂華,這個時期,突出的就是一個‘亂’字,你所說的那把刀,佛門有記載,說是出自這段時期,不過這刀身上的字是后來刻上去的……那個時期,胡人部落在這中原殺來殺去,殺的漢人數(shù)量不到胡人的十分之一,亡國滅種就在眼前?!?/p>
我打斷洪文先的話說道:“五胡亂華我聽說過,課本上提過,叫做匈奴、鮮卑、羯、氐、羌,不過不是像你說的這樣,我記得后來說是融合入了漢族的大家庭?!?/p>
洪文先苦笑道:“融合……融合……入塞的胡族中,匈奴、鮮卑、羯、丁零、鐵弗、盧水胡、九大石胡這些部落主體都是金發(fā)碧眼的白種人,氐族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其中的大月氐主體也是白種人,而黃種人只有羌族、夫余、烏桓少數(shù)幾個……他們白人把中原漢人叫做‘兩腳羊’,屬于隨軍攜帶的軍糧,邊殺邊吃,這種事兒干最多的就是匈奴人和源于東歐黑海的羯族,若不是冉閔出現(xiàn),漢族就會像其他三大古國的民族一樣亡族,你以為就這么個融合嗎?……算了,還是說說這個冉閔吧。”
“冉閔,河南內(nèi)黃人,傳說是孔子門徒冉有的后裔,當年振臂而起,流傳下一篇《殺胡令》,率領漢人反抗,滅盡白匈奴和羯族,推翻羯趙建立大魏政權(quán),后人為了區(qū)分三國曹魏就稱其為冉魏,數(shù)年后,慕容鮮卑以大軍圍攻打敗了冉閔,將其殺死卻遇上了大旱,不得已追尊其為武悼天王……此刀即為冉閔所擁有,拓跋鮮卑立國后,依然選擇了冉閔所建立的國號大魏,史稱北魏,這一切包括之后的東魏、西魏,都和刀中隱藏的秘密有關,所以這把刀,也有后人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魏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