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學會承受批評(12)

學會和領導相處 作者:鄭一群


一般人對待來自外界的批評采取的應對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針鋒相對,二是否定自我,三是置之不理。對于第一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能力或水平相當?shù)娜酥g。誠然,每個員工都有其自尊心,在面對來自外界的批評時,首先想到的便是抗拒,尤其是批評出自一個自認為并不高明的領導之口,就算明知自己有錯,“你憑什么來批評我”仍然是大多數(shù)人反唇相譏、無理占三分的充分理由。對于第二種情況,大部分發(fā)生在對自己缺乏自信的人身上。有下面這樣一個經典例子:美國第28任總統(tǒng)伍德羅·威爾遜的助理是豪斯。有一天,威爾遜總統(tǒng)單獨召見豪斯,同他商量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恰恰是豪斯早已深思熟慮過的。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之后,豪斯便開始了滔滔不絕的長篇游說,講得慷慨激昂、眉飛色舞。他為自己能醞釀出如此高明的計劃而感到格外得意,并不斷地對威爾遜總統(tǒng)強調:“這可是我精心研究過的,你采納我的建議絕對不會錯!”

但他沒有注意到,不太善于接受別人意見的威爾遜總統(tǒng)苦笑著說:“在我愿意聽廢話的時候,我會再次請你來的?!?/p>

這一句話使豪斯立刻安靜了下來。他認為,威爾遜總統(tǒng)根本不贊成這個建議,便只好悻悻地離開了。幾天以后,豪斯在白宮的一次宴會上驚訝地聽到,威爾遜總統(tǒng)把他數(shù)天前的建議作為自己的見解公布于眾了!有了這次教訓,豪斯以后變得明智多了。他認識到,參謀、助手不是決策者,也無法取代決策者的地位。事實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有很多人在面對批評時,沒有以清醒的頭腦去分析。久而久之,逐漸迷失了自我,所感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對于第三種情況,則多發(fā)生在職場老手身上,“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這類人的口頭禪。在流行“個性”的時代里,這類下屬越來越多。對于他們來說,或許會覺得自己活得瀟灑,但這種盲目的瀟灑也常常使他們失去提升的可能。鄧艾滅掉西蜀后,漸漸有些自大起來。司馬昭對他本來就有防范之心,看他逐漸目空一切,怕久而久之事有所變,就發(fā)詔書調他回京,明升暗降,削奪了他的兵權。雖然鄧艾有帶兵打仗的謀略,卻沒有自知之明,既不清楚自己的危險處境,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招來麻煩。他只想到自己對魏國承擔的使命尚未完成,還有東吳尚待剿滅,因而上書司馬昭說:“我軍新滅西蜀,以此勝勢進攻東吳,東吳人人震恐,所到之處必如秋風掃落葉。為了休養(yǎng)兵力,一舉滅吳,我想領幾萬兵馬做好準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