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作者:諸草文


答案是修心。佛家說萬種業(yè)緣,皆由心起。一念之間,可以仁慈,也可以殘虐;一念之間,可以寬恕,也可以憎恨。放下與貪戀,忍讓與爭奪,這些都存乎一念。世人想拯救自己,就要修一顆“一念之間皆是善”的佛心。

而修心的諸般法門,已經(jīng)被本書化為一篇篇意味深長的文字,在深入淺出的語句中,助你渡過心靈的苦海,尋到心靈的凈土。

本書旨在解除每一個人內(nèi)心掙扎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tài),贈老年人以歷經(jīng)滄桑的從容,讓整日奔波的人有一個心靈的港灣,讓無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靈的廟堂。教導世人如何看待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應該秉持什么樣的心態(tài)。總之,本書旨在以“通俗佛經(jīng)”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禪性。

本書共有三大特點。

一是哲理性,本書延續(xù)了星云大師所著的《寬心》、《舍得》語言哲理深奧的特點,以佛學大師的禪語起始,又以讀罷文章后的感悟作結(jié),首尾遙相呼應,而且每一篇字里行間都彌漫著回味無窮的佛禪意蘊,每一個佛禪故事都起著醍醐灌頂?shù)拿钚А?/p>

第二個特點是廣泛性,本書涉及現(xiàn)代人的工作、家庭、婚姻、愛情、交際、職場等方面,多角度多元化地剖析人生的種種境遇,用佛法禪道為世人指出在生活中獲得快樂的法門。

第三個特點是趣味性。本書將“學歷門”、拜金現(xiàn)象等諸多社會中的熱點話題信手拈來,從佛家的角度進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加以一針見血的詮釋,助世人在回味這些熱點話題尚未散去的余溫中,細細領(lǐng)悟深藏于世間萬象的妙理,在輕松諧趣中看到佛法禪道的身影。

以上的三個特點融會貫通,將佛法禪道的神秘面紗層層揭開,讓你在驚呼佛法禪道原來如此簡單之余,領(lǐng)略那一份無窮無盡的奧妙。

編者

2010年8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