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課 因與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6)

聽佛學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作者:諸草文


萬事萬物皆有其道,但這道終歸是“小道”,不可執(zhí)迷,只有始終秉持“大道”,方可看到人生的另一番洞天。

世間萬物各有其法度,但終要歸入至境至理之海。

世間一切皆是緣,命中無時別強求

世人一生緣為本,命里無時莫強求

佛家講求因果,但這因從何來,果又向何去,恐怕是困擾紅塵俗世中每一個人的問題。其實因果因果,皆因緣而生,因分而起,緣滅因滅,分盡果盡。是以順其自然,恪守天命,有時不貪戀,無時不強求,來時不狂喜,去時不傷悲,方可不陷人生之苦,不迷人生之樂,不罔人生之生,不畏人生之死。

晝夜四季,是順其自然;開花結(jié)果,是順其自然;水流低走,樹隨風擺,也是順其自然。正是由于順其自然,各按其道而行,大千世界才得以寧靜,才能以祥和之態(tài)來收納萬物,包容萬事。倘若逆天而為,反其道而行,那么秩序就會陷入混沌之中,眾生萬相皆會扭曲變形,從而再難找到真實的自我。一旦失去了自我,那么本心自然也會失去了蹤跡,又何來修心可言呢?

紅塵俗世中的男女老少,更應懂得緣分的道理。因為人皆有情,倘若不通曉緣分之真諦,只知一味強求,情在最終也不過是一段苦情,一段哀情,一段悲情。人生之悲,莫過于情之一物,到頭來卻成了一世之痛。

古時候有一個員外,雖然坐擁萬貫家財,但是卻整日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原來,雖然員外娶了三房妻室,但是生下的卻全都是女兒,眼瞅著自己的家財卻無人來繼,心中又怎能不為之焦急。所以這個員外食之無味,寢之難寐,久而久之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眼看病入膏肓,性命已經(jīng)岌岌可危了。

就在這時,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來到這個員外的大門之外,聲稱可以治好員外的病。家人趕緊將僧人迎進家中。僧人進到員外的臥房之后,將屋內(nèi)的人全部支出去,然后一人坐在員外的身邊,說道:“你可知此世為何沒有男嗣嗎?”

員外此時已經(jīng)連話都很難說出口,只是用眼神告訴僧人不知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