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課 慈與悲:世有平等,然后有真慈悲(9)

聽佛學(xué)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作者:諸草文


信徒此時(shí)別無他法,只能按照一休禪師的辦法試一試了。他回家后把一休禪師要娶自己女兒的消息傳了出去,結(jié)果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gè)消息,都打算在迎親那天看個(gè)究竟。

到了迎親那天,信徒的家門口里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一休禪師端坐在院內(nèi),命人將自己的著作《狂云集》拿出,竟然就這樣簽名售書起來。那些本來來看熱鬧的人見狀紛紛解開錢袋買書。等一休禪師把帶來的書售罄之后,已經(jīng)積累了幾大籮筐的錢。

一休禪師問信徒:“這些錢夠嗎?”

信徒感激流涕道:“夠了夠了,多謝禪師?!闭f完便跪倒叩拜。

一休禪師將他扶起,說道:“我的忙已經(jīng)幫到了,女婿自然也不必做了?!闭f完轉(zhuǎn)身而去。

一休禪師先有慈悲之心,然后由慈悲之心開啟智慧之門,最終救人于苦難,不得不說是寓慈于智的成功典范。

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聰明人多如牛毛,但是心懷仁慈的聰明人卻如麟角。就拿面對汶川玉樹地震卻一心想發(fā)國難之財(cái)?shù)娜藖碚f,雖然捕捉到了所謂的“商機(jī)”,可稱其“多智”,但是其結(jié)果終是害人害己,弄不好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又是何苦呢?當(dāng)然,存有此等險(xiǎn)惡之心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生活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一些所謂的“明哲保身”之舉。比如說遇到躺在路邊的病人或是被車輛撞倒的行人,大多數(shù)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其理由是害怕自己被訛上,要遭破財(cái)之災(zāi)。前不久不就有一個(gè)老太太不慎摔倒,大喊是自己摔倒的與他人無關(guān),這才有人上來相扶嗎?世風(fēng)如此,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沒有慈悲的智慧,就如同失去航道的行船。要知仁慈才是本,智慧不過末,舍本逐末,最終會為孽障所困,悟不透佛理,參不透禪機(jī)。

慈悲與智慧,只有相輔相生,方可開啟禪境之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