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課 空與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4)

聽佛學(xué)大師講24堂人生智慧課 作者:諸草文


弟子聽完后不敢多言,榮西禪師于是將金箔送給了那個求助的人。

榮西禪師知道什么才是對佛祖真正的信仰,這就是在需要犧牲自己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地舍身救人。金箔于佛像來說,只是浮華的外表,只有將金箔用于更有意義的地方,才是對佛像真正的裝飾。

星云大師認(rèn)為,每個人對佛的信仰都是不同的。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道”等。但無論是偏重哪一個層面的信仰,信佛學(xué)佛的本質(zhì),就是要開啟每個人的佛性,使其最終修到“我心即佛”的至境。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雖然沒有剃度修行,沒有誦經(jīng)念佛,甚至沒有走進(jìn)廟宇為佛像點上一根虔誠的香燭,但是心里對佛家所說的布施行善,卻持有一份堅定的信仰。比如說被譽(yù)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biāo),近十年來熱衷公益慈善事業(yè),捐款捐物累計達(dá)到8億之多,真可謂是“雖然不念如來咒,卻也布施天下人”。有錢人行善布施在很多人看來雖然是義舉,但這也是應(yīng)該做的??墒?,有一個乞丐老人,在汶川地震后的捐款箱前,毫不猶豫地捐出了全身僅有的105塊,令全場的捐款者為之動容。8個億和105塊,相差是如此之多,可是乞丐老人與企業(yè)家陳光標(biāo),兩個人的精神站在了同樣的高度。

佛家三寶“佛、法、僧”,其意義就是度化世人,勸誡世人行善積德。只要世人能夠秉持一顆善心,就算不去拜佛,不去誦經(jīng),不去剃發(fā)為僧,也是信仰佛禪的虔誠弟子。

:信仰在于心,而不在言;信仰須親為,而不是空談。

心中煩念,自縛而生

世人皆有三千煩惱絲,只有斬斷,方達(dá)豁然了悟之境

蕓蕓眾生,皆不可脫苦。迷惘是苦,明悉也是苦;貪戀是苦,無求也是苦;愚魯是苦,聰慧也是苦。而在這眾多苦中,煩惱之苦恐怕世人皆有,而煩惱之苦恐怕也是最難破除的業(yè)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