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人篇(8)

影響孩子一生的50種習慣 作者:劉艷霞


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位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里根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像里根的父親那樣,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看起來似乎有點兒 冷血 和不近人情,但這才是父親最原汁原味的愛。

一般來說,當孩子有了過失的時候,恰好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最有利時機。不論孩子有什么過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應該讓他承擔責任,而不是由父母大包大攬。另外,教孩子光做好自己的事還不夠,應該讓他明白他還是家庭的一員,是集體的一員,有責任為家里、集體做一些事,這樣做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由于年幼缺乏知識和經(jīng)驗,經(jīng)常會造成一些過失,這毫不奇怪。譬如,不小心打碎了物品,一時沖動傷害了別人,粗心大意造成了麻煩等。發(fā)生這類過失的時候,許多父母會責怪孩子,說: 你怎么搞的?能這么做嗎?討厭!快走吧,回家寫作業(yè)去。 于是,孩子沒事了,什么責任也不必負,回去該學習就學習,該玩就玩。父母則留下來承擔責任,又是道歉,又是賠償。

但是,這樣做,孩子怎么可能有責任心?

【父母應該做的事】

1.孩子的責任心需要父母從小培養(yǎng),并言傳身教。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家長就必須敬業(yè)愛崗,持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yè)心,這樣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2.孩子做事往往是憑興趣的,要讓孩子對某件事負責到底,必須清楚地告訴他做事的要求,并且與處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孩子明白該做什么、怎樣做,否則將會受到哪些懲罰。

3.父母的包辦行為會使孩子失去責任心,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就要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糾正他的不良習慣,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對自己負責

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說: 必須教育孩子懂得,他們不同的一舉一動能產(chǎn)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一定會學得很有責任感的。

對自己負責,就是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并承擔其后果。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孩子的依賴性,培養(yǎng)獨立性,也就是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去處理自己應做的事。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該分配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明確地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的兒子因為打架斗毆被公安機關(guān)拘留,罰款和承擔醫(yī)療費共計3000元。而父親沒有這么多錢,怎么辦呢?這位父親東借西借,好不容易湊夠了錢替兒子交上去。然而,兒子卻不思悔改,又犯了搶劫殺人罪,被判處極刑。

這位父親的行為不是讓兒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而是自己為兒子的過失承擔了責任。從表面上看這也是一種 愛 ,但是,這種 愛 卻葬送了兒子,最終還是由兒子為自己的過失負了責,不過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只有讓孩子懂得自己的行為將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他才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要試著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項責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讓孩子自己承擔。比如,當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你應該說: 這是你自己選擇的,你想想為什么會這樣? 而不要對孩子說: 你已經(jīng)努力了,是爸爸沒有幫助你。 雖然只是一句話,卻反映出了觀念的不同。如果你無意中幫助孩子推卸了責任,孩子將會認為自己無須承擔責任,這對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是很不利的。

【父母應該做的事】

1.孩子有了過失的時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nèi)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會刻骨銘心。

2.父母對于孩子的過失盡量不要大聲訓斥,更不要夸大其詞恐嚇孩子,而應當實事求是講清道理,明確指出彌補過失的辦法。

3.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時,家長要給予積極肯定,因為任何成績都是在克服困難的基礎(chǔ)上取得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